From A Pale Blue Rosary

2009年9月23日 星期三

Day Is Done

0 意見


When the day is done
Down to earth then sinks the sun
Along with everything that was lost and won


站在頂樓,他親眼看著一天是怎麼樣結束的。午夜接近時,週遭變得比原本的夜色更加暗沉許多,空氣凝著一股不帶好意的涼意,往高樓下望,城市比想像中來得燈火通明。即使今日即將結束,城市依舊沒有被限制在結束的規則裡,繼續以另一種與日不同的時間方式平行前進。深夜無形發展出善與惡的邊形,利益核心內的罪惡開始被繁衍,腐敗緩慢蠧食人心,但另一方面卻是完美的浪漫、睡眠的善向、人們性與愛的交織和分離。

今天,他知道自己並不屬於善惡二元的任何一方,而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身分處在灰色地帶,不跟朋友廝混、不和女友做愛、不做任何事、不成為任何人、不成為他自 己,像是一個無處可歸的幽靈遠望著人類,感嘆著已失去的慾望。他總是渴望不被人們歸類,成為不是一個那麼好的人,也不是那麼壞的一個人,每一天,就這樣走在路邊抽著煙,站在頂樓抽著煙,偶爾往天空瞭望,尋找一種前往藍色的方式。

「日子還是一樣,今天也是一樣,明天依舊,有沒有人會珍惜一天的結束呢?有沒有人知道一天結束時的樣子呢?」他心裡想。想起,一年的最後一天才是多數人們 會記得日子結束的樣子,歡呼、吆喝、煙火齊放,巨型電視牆倒數著數字,那些集體的記憶在腦中撥放著自己歲數的次數,而今天,似乎什麼都沒有發生,忙碌且疲 憊的人們近乎沒有知覺的橫跨過午夜。期待明天會更好的正確意識,遺忘掉今日與明日的界線,一切就這樣使得時間過去,然後消逝。他心裡覺得有那麼一些悲泊。

隔天,我和他在文學院的走廊上聊著,最後,他這麼對我說:「在一天結束的瞬間,所有事物都老了一點,一點點的,那些事物也終將面臨結束的宿命,包括生命。」,說完便拿起木吉他彈了一首曲子,指法是我所沒見過的,他指間流利的在琴弦間來回彈撥,清脆有力的琴音卻帶著憂鬱斑駁的色彩,很深沉的。我想,二十一 歲的我一輩子也忘不了這樣令人醉心的旋律。

五年後,他離開了人世。他在離世前寄了一封信給我,信裡只有一張用油墨寫上吉他指法的紙張,我好奇的照著上面的指法彈奏,五年前的記憶頓時湧上心頭,跟那 時聽到的曲子是一樣的旋律,不過這首曲子並沒有被取名,也沒有填詞,我想起那時他講述對日子結束的感受,笨拙的替這首曲子填上詞,並把歌名取作〈Day Is Done〉。

2009年9月15日 星期二

Memory Tapes – Seek Magic

0 意見


Memory Tapes是來自紐澤西的Dayve Hawk個人的電子音樂計畫,他將先前的Project分別是Weird Tapes與Memory Cassette做了曲風折衷的合併,各取其中精華而成Memory Tapes。Dayve Hawk從九歲就開始學習打鼓,十四歲開始錄製音樂,對音樂的啟蒙可以說相當的早,後來也組成了New Wave、Post-Punk樂隊Hail Social,還曾被Cocteau Twins受邀合作,幫許多樂隊製作混音,諸如Yeah Yeah Yeahs、Peter Bjorn and John等。

《Seek Magic》這張專輯的先行單曲〈Bicycle〉其實就相當的引人注目,除了舞曲節拍、夢囈的女聲,曲子後頭New Order式電子吉他獨奏,那種剔透的tone調,彷彿是每個人共同的記憶,猶如回憶的老舊音帶在腦中倒帶至80年代,再一次的撥放。

〈Green Knight〉也是相當好聽的一首單曲,Bass Line與鼓的節拍平緩的展開,夢境的環境音效包覆女聲,旋律的情感帶點雨後愁思相當到味,聽完很難不留下深刻的印象。

Memory Tapes的音樂聽來像是Dream-Pop和Electronic、Dance Music的聯姻,也有人就此形容為Dreamwave這樣的新興名詞。Dayve Hawk曾說他小時候常常處在一種夢遊的狀態,不斷的繞著圈子走,想像這個世界是如何運轉的,直到幾個小時被人叫醒才恢復神智,對於他個人奇妙的特質,也不難想音樂聽來是如此令人想在白日夢遊。

第七首〈Plain Material〉的編曲我相當喜歡,一開始先是有點低傳真質感的電吉他刷奏,朦朧的男聲,然後加入電子節拍、可愛的女聲、粗噪粒子的合聲,每一個音軌層層的疊上來,整首歌像是在歌誦一則還未醒來的美夢,最後Outtro又回到第一軌的電吉他淡出,實在美好的一首歌。

CD2的Bonus Track是長達20分鐘無人聲的〈Treeship〉。斷碎的拍子,一些環境音效的段落,感覺像是在美術館撥放的實驗短片,有點飄邈無際。時而晶瑩,時而沉重,宛如剪下不同音帶再重新接合,最後製成如同Memory Tapes這樣的名稱,一捲回憶的錄音帶,那不只是一次片段的回憶,而是有生以來整體的回憶。

可以在他的官方Blog下載到一些他以前所發行的EP和Remix。





2009年9月10日 星期四

秋橋

0 意見



窗外的風透進來,微涼的,難道我們不知道,秋天正以它的形式透過每個人的身後。



想領略秋風的心作祟,一個人走上往高架橋的階梯,無數的酒瓶碎片散落在一層層的梯面,一輛廢棄的摩托車靠在一旁,失去它原有的形體,裸露出機件的多色線條,像一個洩了氣的劇作家扛著悲劇的重量呆坐著,暗聲哭泣。橋上,車輛飛快的從眼前消逝,每一個人在速度中專注前方的視線,而我,是被模糊的色塊,不被任何人所看清。遠方是另一座橋,堅毅不搖的聳立在他處。我望著兩座被河水分區的城市,正以橋的方式,無聲的溝通著。

回家看了李歐‧卡霍的《新橋戀人》。他橫倒在黑夜的路中被車輾傷了腿,偶然的,她途經記憶起他的樣貌,繪畫成圖。在髒壞的新橋上,兩個人再度相遇,他迷戀上為她描繪的她,孤獨中,彼此尋找一種愛情的可能,成了一對在巴黎街頭的頹喪戀人,而新橋則是他們裝載新興愛情的居所空間。

他們在橋上,哼著歌、隨著煙火聲在橋邊跳著誇耀的舞步、對空胡亂鳴槍、跳入橋下的河水,狂放的愛情本質在其中表露無疑。

他從嘴中吐出的火焰,猶如愛情的炙熱,近乎要灼傷她殘疾的眼。但,即使她殘盲,他還是會堅決的成為她的依靠、成為她在這世界的嚮導。他寧願失去所有,也不願意失去她。這樣一無所有的愛情狀態,呈現出另一種極為異質美麗的面向。

電影最後,他抱著她落入冬季的河水,以為是殉情式的結局,但看著兩人游出水面搭上渡船,畫面短暫停留在他們竊喜的臉上,隱喻著兩人愛情的接續,看的心裡有著某種被圓滿的幸福感。

Juliette Binoche也就是這部《新橋戀人》的女主角,她所飾演過的電影,無論是奇士勞斯基的《藍色情挑》,還是路易.馬盧的《烈火情人》等,好像沒有一部不喜歡的。總覺得,她詮釋角色的方式,始終有一種致命的魅力



電影結束,我放著Damien Rice的專輯O,音樂好像與心情莫名的契合。關於愛情的音樂,或許聽了很多,但這時候,可能沒有其他比這張專輯更適合了。此時,我正吸入秋季合宜不黏膩的空氣,想著另一段在橋上的故事。

2009年9月3日 星期四

Mount Eerie - Wind's Poem

0 意見


Mount Eerie是Phil Elverum繼The Microphones後的另一項音樂計畫。我一直認為Phil Elverum有著多重的身分,他可以是個實驗不倦的低傳真民謠歌手、捕捉美好影像的浪遊者、也可以是善於寫意自然景象的詩人。在他的音樂中找到的是一種最原始的成分,猶如人與自然之間的情感亦或兩者之間的對抗,停留在他眼前的群山巒谷都成了一段詞,而吹拂而過的風則演化成他音樂中小至低吟大至喧囂的旋律。

近年,Phil Elverum受到一些黑金屬音樂的影響(諸如Burzum、Xasthur),嘗試想創作一些更沉重更吵雜的歌曲,於是這樣的元素進而促成《Wind's Poem》這張專輯的音樂概念,但我想《Wind's Poem》並不是一張完全的黑金屬音樂,而是藉由噪音與黑暗來完整表達出「風」這個自然狀態的意念,從第一首〈Wind's Dark Poem〉就能聽出重型的音牆如狂潮來襲,宛如颶風襲捲而過,但去除了黯黑的那層噪音外皮,我們聽到的依然還是Phil Elverum一貫低鬱寡歡的民謠唱作方式。

聽著〈Through The Trees〉就像受到神秘事物的吸引而穿越古老的黑色森林,Drone的聲響貫串整首長達十一分鐘的歌曲,營造出黑暗詭譎的霧氣氛圍。在沉靜的〈My Heart Is Not At Peace〉後〈The Hidden Stone〉又是一陣裂鼓闢天的巨響。不得不說《Wind's Poem》相當著重在環境的聲響上,在幾首沉靜的歌曲後面接續吵雜的歌曲,徹底將對「風」時而微弱時而劇烈的感受表現在音樂上。

相當喜歡〈Between Two Mysteries〉與〈Stone's Ode〉這兩首民謠小調,低緩訴說這些什麼,又不得從中而解,平實不華的旋律縈繞耳際,亙古的,我們搭上小舟漂流河川跟隨著旅人哼唱。而〈Lost Wisdom pt. 2〉藉由激烈鼓擊所表露出的沉痛,不斷在黑夜的盡頭潰擊在心上,如同一個人站在孤寂的荒郊外沒有歸處。

當他解讀風的狂語與低語,轉述後,我們聆聽到的則是一種自然狀態與生俱來的憤怒和和諧,一股永不肯妥協的力量。我想,《Wind's Poem》或許是Phil Elverum繼The Microphones的《The Glow Pt. 2》後最好也是最具概念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