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A Pale Blue Rosary

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Yo La Tengo 10/15 @The Wall

3 意見


就在昨天,第一次聽見了現場版本的I Heard You Looking,這首歌也是我Yo La Tengo歌曲最愛排行榜的第二名,本來以為他們會以壓軸的形式來演出這首歌,沒想到在表演開始的第二首就把I Heard You Looking這個押箱寶拿出來給大家。一開始聽到前奏時還以為自己在作夢,當比錄音室版本更有情感的實體吉他噪音延密不斷的從Ira的手中扭轉 Feedback出來時,頓時情緒是無法抑止的激動。



整場演出的水準比去年野台的演出來得好很多,可能跟在The Wall的密閉音場有關,但最重要的還是聽到自己喜愛的歌曲,像是Stockholm Syndrome、Deeper Into Movies、Big Day Coming等。他們從亂序的吉他噪音到輕鬆舒適的鍵盤演奏都取得很好的平衡,每當情緒激昂時又瞬間回到平靜,讓人感到暢快無比。

當Georgia唱著I Feel Like Going Home時,她動容的聲音似乎安撫了所有在場每個人的心,這時我眼框也微微泛著幾滴眼淚,深藏在心中的通苦似乎已經走遠,這世界所帶給我們疲憊與勞累就在此解除,我們在最後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歸屬,找到屬於自己的家,然後安穩的進入夢鄉。 

如同他們的經典專輯名稱I Can Hear the Heart Beating as One,Yo La Tengo的演出讓我們的心跳都跳在同一條頻率線上,而因此我們也聽見了彼此的心跳聲。他們的音樂是一種難以言語的凝聚力量,每一個弦音都將穿過你的心房,正當表演尾聲時台下觀眾點了Deeper Into Movies,我想起幾年前的夜晚自己躺在床上獨自重複聆聽這首歌,彷彿我不用看著黑夜的天空,就能看見明亮的星星在遠方閃爍,我不知道該用什麼文字來形容當下湧出的情感,除了感動兩個字,我找不到其他更能描述的字彙。

從八零年代來,他們一直在美國獨立樂界有著無法抹滅的地位,而今天我們彷彿就像經歷他們二十多年來的音樂歷程,見證著美國噪音搖滾藝術的發展,以及他們始終熱愛音樂的熱情與精神,雖然在最後還是沒能聽到我心中永遠的第一名優拉糖果歌曲Blue Line Swinger,但總有一天沿著藍色線條的我們一定會在某處相見吧。


2008年10月6日 星期一

Pale Movie

0 意見


Saint Etienne的Tiger Bay對我來說就像是一張電影原聲帶,但這部電影從未在銀幕上撥放,只是由我腦中想像所串接起的畫面。這會是一部由女孩為中心的異國公路電影,Saint Etienne的電子音樂節拍決定著整部電影的步調,氛圍營造場景的呈設與長短鏡頭的調度,歌詞意會著劇情的架構,曲序則決定劇情的過程與走向,從開始到最後一幕都貫串著合宜的配樂,而Sarah Cracknell的優柔歌聲則是女孩形貌的完美幻化。



女孩有股迷人的陽光氣息,她在返鄉的路途上愛上一個黑色比例濃厚的摩托車男孩,他們在無盡的公路行駛,橫越過無數洲與鄉鎮的標牌,經過川流盤繞的峽谷,炙熱沙洲與清涼綠洲,看著日陽替換月光,兩個人的愛情像是一場對自由嚮往的最佳證明,女孩早已認為他是她人生最後的終點,但男孩卻在旅途的過程中對兩人間的感情產生猶疑。

整部電影的調性不時圍繞著「自由浪漫背後所隱藏的蒼白哀愁」,像是兩個人孤獨立場的對立所產生的感情破滅,象徵著愛情新生至死亡的連帶效應,導致一瞬間性愛成了最後的出口,一但出去後就再也回不到當初兩個人初識的模樣,有點宿命論的味道。

我想,這部電影就命名為專輯的第七首歌曲”Pale Movie"吧,一部只存在我心目中的電影。


Saint Etienne - Hug my Soul


Saint Etienne - Like A Motorway


Saint Etienne - Pale Movie

2008年10月4日 星期六

失語的鱷魚社會

0 意見


記得第一次看阿飛西雅的現場表演是在自己學校的禮堂,也是自己和社團第一次辦的搖滾演唱活動。想起來,活動過程發生很多不順利的事,像是音箱燒壞,還有跟場地管理員有點小衝突等之類細瑣的小事情,但在聽阿飛西雅的過程中,這些不順遂的事情早就完全拋除在九霄雲外,暈黃的燈光,沒有空調的密閉空間加上有點大聲的吉他破音,讓人有種沉入深處忘卻週遭環境的迷離錯覺,耳膜不斷的被鼓聲撼動,瞬間抽離了整個時間的運轉。

我不記得表演時歌曲的名稱,但旋律還在記億中徘徊,無論台下的觀眾有多少,團員們在台上揮汗認真的演出讓人覺得真實。然後到了最後一首曲序也代表活動即將結束,突然有種感動讓人想哭,很多來幫忙活動的同學朋友、樂團們,大家都是義氣相挺,那時真的不知道要如何表達我的感謝,即使一年過去了,還是想謝謝大家當初的支持,這對我來說也是大學生活最重要的一件事。

阿飛西雅新專輯的發行,也是完成那時候的一項期待。聽著兩把吉他聲線交互配應,明亮清脆的撥弦音色與噪音扭轉的狂噪相輔相成,鼓點鮮明的緩慢舖成在下一秒成了激昂俐落的節奏,聯想著這城市日出日落的失序步調,每個人低頭沉默的穿越下一個損壞的交通號誌,高聳直立的紅綠燈永遠只閃爍著黃色光源,每一次的明滅看來都像是無聲的警告。

相當喜歡第三首的「戰車」,這首歌在四分鐘的長度中,緊湊的呈現一種警告意味濃厚的情緒,從一開始旋律強烈的吉他Riff到最後無秩序的破音聲效,也象徵著無人聲後搖滾演奏到無形的意見表達與控訴。阿飛西雅對錄音品質的堅持也讓「失語的鱷魚社會」這張專輯達到相當高的完整度,接著在去年甜梅號的「謝謝你提醒我」之後,這絕對是一張不能錯過的在地後搖滾專輯。

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