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4日 星期六
2012.11.21 Sigur Rós @ Taiwan University Stadium (台大體育館)
張貼者: pblue 於 晚上7:45 標籤: Live Live a Life 0 意見自從在大螢幕上看過Sigur Rós的紀錄片《Heima》後,不禁會對Sigur Rós的現場演出有美好的想像,尤其是想像自己能在深山或是海邊聆聽到他們真實的聲響,感覺那樣的靈氣就是與大自然源於同處,如同他們家鄉冰島壯闊的自然景色一般,脫俗於世。不過這次來到台灣演出雖然舉辦在室內場地,和自己腦中的美好畫面有所不同,但還是很高興他們遠渡重洋來到這塊土地上為大家帶來這場演出,畢竟這次終於不用再聽他人述說他們的現場有多驚人,因為我們即將親耳體驗到這世界上最動人的聲音。
不知是否坐在B區位子的緣故,一開場的聲音聽起來有點焦糊,弦樂組和主唱Jónsi的聲音特別嚴重,和印像中他們音樂裡所呈現出的透澈度有點小落差,不過這也阻擋不了Sigur Rós表現他們優異的現場功力。我最喜歡的Sigur Rós專輯是《Ágætis byrjun》和《( )》,所以當聽到這兩專輯的曲目總是特別有感覺,像是《( )》裡的〈Vaka〉有一段日子一直是我進入睡眠的前奏曲,而現場的〈Vaka〉聽起來特別動人,平靜卻深沉,如同一條連接現實與夢境的橋梁。而夢境的這端是〈Glosoli〉,這是一首不斷累積情緒的曲子,後頭的巨型螢幕撥放著MV的片段,如果你還記得,就是有一群孩子奔向懸崖邊的畫面,鼓手Orri Páll Dýrason踩著大鼓,整個聲音炸裂開,孩子們在奔向懸崖後都飛了起來,強烈的閃光之下,全場歡聲雷動。
接著的〈Svefn-g-englar〉,舞臺上隨著聲波明滅著點點微光,效果非常精巧,Josi用他獨特的嗓音唱著:「啾~啾~」,最特別的一幕是他拿起吉他,將聲音唱入拾音器的位置,與之產生共鳴。聽到〈Viðrar Vel Til Loftárása〉時,螢幕上出現兩個娃娃的畫面,想起來這首歌MV中兩個男孩的故事,腦海中他們擁抱的鏡頭還是很美,這時Jónsi和全團停止了聲音,全場突然鴉雀無聲,那一刻時間彷彿就這樣停滯住,後來聲音才又開始動了起來,或許說的有點浮誇,但我確實以為世界在那幾秒內是停止不動的。
聽到〈Hoppipolla〉前奏,大家都歡呼了起來,澎派的弦樂聲響起,不少觀眾衝向舞台前方,聽到這麼振奮人心的旋律,真的是不激動也難。如同〈Glosoli〉的情緒累積,〈Festival〉將整場演出帶向另一個高點,以歡度節慶的演奏方式,將弦樂、音牆、大鼓、小鼓積累爆發出來。綠光四射、電氣感十足的新歌〈Brennisteinn〉或許揭示了Sigur Rós音樂的新方向,不知為何讓我想起幾個月前Radiohead的現場,Jónsi唱風一變,宛如Thom Yorke上身,老實說〈Brennisteinn〉聽起來還頗像《Hail To The Thief》時期的曲子,帶有陰沉的跳舞感。
《( )》專輯裡的最後一首曲子〈Popplagið〉無疑是最棒的終曲。除了「震撼」兩個字我還能多說什麼呢,Jónsi以弦拉奏電吉他所創造的環境音牆,可以說是近代搖滾樂中最特別的聲音,在〈Popplagið〉中更表現出此聲音的極至,也是Sigur Rós音樂中兩種衝突概念共存的體現,重生與毀滅,缺一不可。
演出結束後,大家絡繹不絕的掌聲給了他們最好的肯定,他們也肩搭肩出來謝幕了兩次,真的相當可愛。如同專輯名稱《Takk...》,感謝一直是他們音樂的初衷,我們也懷著感激之情,感謝Sigur Rós,感謝這個美好的夜晚。
2012年11月17日 星期六
包子虎 – 所在
張貼者: pblue 於 清晨5:49 標籤: Indie Kids with Indie-Rock, Tw 0 意見在唱片行看到《所在》擺在架上,心想這張專輯的包裝也太大氣了吧,由淺橘色的紙頁圍起兩片厚實的厚紙板,拿在手上像是拿著一本精裝書兼防身武器,延續了上張專輯《Highway Children》將唱片藏在摺紙裡的方式,買回來拆開後,手工折成的紙頁還能展開成大幅的海報,就像他們音樂裡的情緒都是微小而巨大的,我很喜歡這樣具有巧思的專輯包裝。
不同於《Highway Children》的低傳真感,《所在》的錄音品質可以說是大幅提升,每一樣樂器聽起來都相當扎實有勁,猛烈的吉他刷扣,爽快的吉他獨奏,搶耳的貝斯律動,主唱佑子還是用生命在唱歌,這種唱法幾乎是集所有力氣於喉頭,那並不是單純的吼叫,而是真實情感的流露,切切實實的踢了檯面上所有虛假的搖滾樂一記屁股。
包子虎的音樂不只聽起來熱血,歌詞更是熱血的充滿感情。〈Second Time〉的歌詞寫著:「管他是不是還能有明天,只要保護好帥氣的臉」實在是硬漢的帥氣卻又好像是長大後才能體悟到的什麼。同名歌曲〈所在〉是整張專輯中的核心,佑子用台語唱著過往事,在經歷所有無情的歲月摧殘後回憶青春時的迷惘,而那樣的迷惘始終是我們的歸屬和最初的所在。
雖然依舊聽不懂〈天才與白痴〉唱的是什麼,但「清早起來吃早餐吃完才有力氣,吃完早餐出去玩看看要去哪裡」這句真是生活化的有趣,給人一股朝陽般的能量,比其他早餐歌還厲害。
從第一首〈吼〉到〈行進曲〉像是《所在》的第一部分,從〈行進曲〉後則是第二部分,即使沒有刻意強調,《所在》的專輯概念性卻隱隱的浮現在耳際。我覺得佑子寫詞很厲害的地方是,用很簡單的字句就可以把很美的畫面勾勒出來,像在〈鹿的淚〉唱道的:「日夕時將夜,小倉山鹿鳴。鹿鳴悲壯裡,去盡是秋聲」裡面相當有影像感,除此外,這首有很棒的旋律,還有奔馳的噪音吉他都使得曲子更加生動。
《所在》的好聽之處就在於歌曲的流暢度,專輯每一首歌的節奏都是動起來的,如同駛上公路的快車,讓歲月濃縮在這段不長也不短的車程中,讓速度感帶你回到鄉愁的所在。最後的〈小鳥〉唱著:「穿越了悲傷的街,穿越了希望的夜,看遍了冷漠的臉,讀遍了荒唐的眼。期待一個完整的世界,等待一個美好的明天。」我們會知道,帶著滿身傷痕到達旅途終點並不是結束,而是帶著更深的期待無畏的往下一個目的地前進。
2012年11月3日 星期六
Flying Lotus - Until the Quiet Comes
張貼者: pblue 於 上午8:39 標籤: Experimental, Let's Go to a Disco Party 0 意見每當聽Flying Lotus的專輯時,總是會令人感到驚奇,驚奇於他獨特的音樂性,彷彿你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音樂,很難用字詞去定義他所創建出來的電子音樂世界,而這世界融入許多複雜的概念,每一種概念都有衝突或相合之處,他並不在聲音上做任何的妥協,他只表達他所想要表達的,並嘗試所有聲音的可能。
來自洛杉磯化名為Flying Lotus的Steven Ellison已經在《Los Angeles》、《Cosmogramma》等專輯中證明他對電子音樂的敏銳度與才華,無論是Jazz、Hip-Hop、IDM等各種音樂元素,他都能予以完美的融合,付給全新的節拍與生命。《Until the Quiet Comes》做為Flying Lotus的第四張專輯,他必須找到新的突破點。他並不想延續舊作的創作模式,於是更加專注在音樂理論上,學習鋼琴和弦以及編曲,並且融入非洲音樂和夢境的概念,讓所有樂曲多了一層超現實的色彩。
對我來說《Until the Quiet Comes》比起他的舊作還來得易聽,除了有不少客座的獻聲讓曲子旋律性變得豐富外,這張專輯聽起來相當貼近於人的淺意識,它不像《Cosmogramma》來得錯綜複雜、天馬行空,反倒是讓人可以細細品味他所製作出來的拍子,甚至是溫厚的貝斯聲線,專輯內不少曲子的貝斯聲線都給人猶如沉坐浮雲之感。
曲子〈Putty Boy Strut〉配合上Cyriak Harris的音樂影像,實在令人印象深刻,彷彿聽過一次那樣有趣的旋律就永久紀錄在腦中,有著機器動作般的節奏與聲韻,最後再加上一段弦樂,毫無突兀之感。〈See Thru To U〉運用小鼓、腳踏拔營造出一個不間斷的空間感,包覆著靈魂女歌手Erykah Badu的嗓音,接續著的〈Until The Quiet Comes〉則使用拍手響為主節拍連貫起和Thundercat 合作的〈DMT Song〉,慵懶的夢囈旋律在跳躍的貝斯旋律下結束,歌詞講述著不願從夢中醒來,就在這時〈The Nightcaller〉又讓你掉入另一層由4/4拍節奏所組成的夢境。
由Thom Yorke獻唱的〈Electric Candyman〉讓幻夢的旋律與非洲鼓節拍結合,Thom Yorke的聲音有如被蒙上一層薄霧,在當下所有聲響彷彿讓空氣變得凝滯。而〈Hunger〉則是與Niki Randa、Jonny Greenwood合作,頗具有Trip-Hop的味道,後段絕妙的混入了Jonny Greenwood在挪威森林中製作的配樂〈Don't Read Things That Have Not Had the Baptism of Time〉,讓曲子多了些飄渺虛無的靈氣。
《Until the Quiet Comes》帶來的感覺不光只有驚奇,更迷人的地方是那股可以供聽者可以沉入的氛圍。如果要選出幾張最近似於夢境的音樂,這張專輯絕對是選項之一。直到寧靜來臨,沉睡在無聲的那片海上,由現實離開,在無邊的夢境漫游。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