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A Pale Blue Rosary

2011年10月8日 星期六

雜字

1 意見
當我們在思索未來的時候,遺失的卻是存在於當下的感覺,陷入對遙遠未來層層想像的漩渦中,理想的雛型看似離自己相近,幾乎觸手可得,但那也不過是如煙般的薄弱幻象,只要旁人以嘴輕輕吹拂,一切便隨著不經意的氣息煙消雲散。

未曾如此平靜。清晨五點,還未思考接下來得做的事,腦袋尚未完全清醒,獨自一人站在道路的雙黃線上,雙向車道沒有任何往來車輛,只有號誌燈孤獨明滅著燈號。路的一頭通往山邊,另一頭則直直通往市中心,而我則抬著頭,望著透明的淺藍色天際﹔在那瞬間,存活在當下的感覺變得無比強烈。

彷彿,死亡與新生的宿命融合在這片蒼穹上,而我從未留下一刻去觀看這舉目所及的超現實景象﹔景象雖在腦中成為美好卻慘鬱的詞句,但當日陽從雲層滲透出微光,現實便逐漸從沉睡中甦醒,擊退了超現實的想像。那些沈浮在腦海的字詞隨即陷落到無底洞內,迷失了去向。

淅瀝瀝的秋雨漸次滴落在黑色的薄外套上,而滴珠被吸入深色絨棉的黑暗之中,直到臉上完全感受到雨的擊打,自己才從失落之中清醒過來,那些責任,忙碌的瑣事隨即攀爬上心頭,佔據了思考的大半部份,而我只能把一些還來不及記下的感知藏諸在記憶的後頭,並祈禱在這些時日過後我還能完整記起。

我還未能記得什麼。我不會記得新生之時初來世上的感受,也不會記得死亡瞬間以及過後的痛楚亦或平靜,新生與死亡將記憶排除在生命的門外,即使人們再自私貪婪也無法擁有這兩樣記憶。它成了神聖的標記,使得生命伴隨著記憶存在於這兩個標記之間,只要跨越任何一處,都屬於記憶的黑暗時期。

現在的人們沒有時間沈溺於神秘的思考,所有的一切都像被制度驅趕著,只有目地與達成、苦勞與報酬。他們總是坐在那張蓬鬆的皮椅上,跟你大放厥詞的說著:「人生在世,時間有限,請好好把握。」孰不知,時間與自身的關係是任憑自己所掌控的,那怕只是在孤自的當下去感受週遭的萬物,時間也無法將你緊緊抓住,成為你的枷鎖。在霎那,已是無限。

2011年9月29日 星期四

Sebadoh @ The Wall

0 意見

美國獨立搖滾樂隊Sebadoh的首次來台,對許多喜歡八零年代另類搖滾的樂迷來說是一件相當驚喜的事;他們音樂中那種粗製濫造的低傳真精神影響了無數後輩樂隊,而那樣粗曠不經修飾的精神也正是他們音樂最迷人之處。自Sebadoh創團的二十五個年頭後,我們終於能有機會在自己的家鄉聽到他們的現場,這樣的感覺就如同與許久不見的好友相見一般,心裡總會想著:「久違了,好友。」

演出當晚,頂著捲髮的主唱Lou Barlow用台語向臺下的觀眾們打招呼,貝斯手Jason則穿著Led Zeppelin的T-Shirt蓄勢待發,當Lou刷彈開場曲〈On Fire〉的前奏,鼓手Bob便慢慢開始打著沉穩的鼓擊,Jason的Bass韻律也厚實的搭在節奏上,這時,全場一陣熱烈歡呼。

表演揭開序幕後,Lou不改他幽默的個性在舞台上喃喃自語,也不斷的提醒著自己不要睡著。當他唱著經典曲目〈Skull〉時,我們的雙腳如同踏上滑板隨著電吉他的刷奏騁馳在無人的街頭,緊接著的〈Rebound〉更是讓人猶如跳上彈簧床,身體不由自主的想跳上跳下,粗噪的電吉他破音不時像電流般穿過身體,從未想過他們的現場如此具有能量,而我想,這時Lou才正從自己的音樂中清醒過來。

在Sebadoh的現場中存在這兩種不同的靈魂,除了Lou之外,另一個則是Jason所創作的歌曲。當Jason擔任主唱,背起電吉他時,Sebadoh瞬間變成一組硬蕊龐克樂隊,快速的電吉他獨奏,加上聲嘶力竭的呼喊,完完全全呈現出搖滾樂最原始的爆發力。他們的現場絕對比專輯Hardcore上好幾倍,而Lou也徹底展現他在Dinosaur Jr.彈奏貝斯的功力,由貝斯所刷奏出來的重低音與Jason的強韌曲調作了最完美的搭配。

〈The Freed Pig〉是我最期待聽到的曲子,當Lou唱著那些歌詞,總會讓人想起他與Dinosaur Jr.主唱J Mascis之間的愛恨情仇,不過更多的是Lou的自我調侃,但以往的那些紛紛擾擾都已過去,如今這兩位獨立搖滾界的巨頭依舊待在同一組樂隊裡玩著音樂。

Sebadoh的每首曲子雖然只有一至二分鐘,但每一首都是不拖泥帶水的直擊人心,整場演出總共唱了三十二首曲子,算是非常的有誠意。看著已四十五歲,有點微微發福的Lou仍在舞台上賣力的刷著吉他,彷彿能體會到有什麼東西在他身上是從年輕到老都不會變的。

聽著Sebadoh的現場,我懷念起那個科技尚未極至發達的年代,還有一捲捲的音樂卡帶、MTV音樂台上的另類搖滾樂、厚重的膠捲相機、遠方寄來的信紙。而在這震耳欲聾的搖滾樂聲中,有那麼瞬間,我們的確重返了那逐漸遙遠的八零年代。

                                                                                          原文刊載iNDIEVOX

2011年9月9日 星期五

Stephen Malkmus and the Jicks - Mirror Traffic

0 意見

在秋老虎的天氣下,炙熱的豔陽照射在黝黑的手臂上,不時感到有些刺痛,但我無法從這裡逃開,就像隻籠中虎,嘶吼卻沒人理會。但聽著Stephen Malkmus在〈Tirgers〉唱到 ” We are the tigers , we need separate rooms”又覺得他說的很對,待在孤獨的牢籠有時總比與人形成對立來得好些,那些分歧的意見所製造出的衝突已經傷害彼此太多。

即使我很喜歡Pavement的音樂,終究沒能趕上他們重組的巡迴演唱,只能在家撥著音樂,自個兒唱著他們一首首扭曲歪斜的調子。我們都知道Pavement可能不會再有新的作品,但卻並不會因此感到遺憾,畢竟主唱Stephen Malkmus還是依舊在寫歌,雖然少了些年輕氣盛的嘶吼,不過從他的音樂聽到的仍然是Pavement的延續,尤其在這張《Mirror Traffic》更是顯著。

或許是製作人Beck喜愛Pavement的《Wowee Zowee》,所以《Mirror Traffic》的走向聽來與《Wowee Zowee》有些相似。在即興的編曲當中又不喪失旋律性,整體聽起來比Stephen Malkmus And The Jicks的上張專輯《Real Emotional Trash》還來得容易入耳,沒有冗長的曲子,每首歌的節奏都掌握的相當好。

以木吉他撥弦為主奏的〈No One Is (As I Are Be)〉,Stephen Malkmus的嗓音始終維持著一貫的慵懶,哼唱著簡單的旋律,卻意外的深刻動人。單曲〈Senator〉以幽默大膽的歌詞隱射出政治意涵,狂放的電吉他刷奏與鼓擊此起彼落,這首歌也聽得出Stephen Malkmus與The Jicks長年來合作的默契,每樣樂器的演奏都相當到味。

〈Stick Figures In Love〉是另一首我很喜歡的曲子,Beck也在其中參與演奏,不管是電吉他獨特的音色還是貝斯的韻律都相當吸引人,孰不知Stephen Malkmus的歌詞到底在寫些什麼,有時候他也許只是為了配合曲子的音調所唱出些字詞,卻讓樂迷個個迷失在他難解跳脫的詞句疑陣中。

《Mirror Traffic》整張專輯都很合我的胃口,很久沒聽到這麼有個性的搖滾專輯了,當然,那樣的個性也是屬於Stephen Malkmus自己的;在我心目中,他至使至終都是獨立搖滾樂界的傳奇。走路歪歪,隨風搖擺,大聲吼叫,他會說:「顛倒的世界正是我們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