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A Pale Blue Rosary

2009年1月13日 星期二

村上龍 - 電影小說




閱完村上龍的電影小說後,全身充滿無以名狀的無力感,也對後青春期這樣的名詞抱持著認同的看法。看到書中幾個關鍵的名詞諸如,美軍基地、大麻、古柯鹼、LSD、The Doors、Pink Floyd等六、七零年代的文化事物,你可以輕易推測出「電影小說」幾乎是接續或前敘「接近無限透明的藍」的故事,也是一本屬於村上龍個人風格強烈的半自傳性小說。

每一個故事的篇名都採用一部電影片名,像是費里尼的「生活的甜蜜」、大衛林區的「藍絲絨」等,但其中對電影本身並沒有細說太多,頂多是書中人物對於影片的觀感,或就只是看此電影這樣的敘事動作,書的中心最主要還是圍繞在主角矢崎十八歲後的生活上。當中有幾個關鍵的文字影像很快的建立在你腦中,像是進入美術學校、學習絹印、泡在搖滾咖啡館、與極瘦的女子瘋狂做愛,每一篇都套用著相同的情境卻發展不一樣情節,就像Andy Warhol對同一個影像重複絹印的手法,影像的本質相同,但多變的色彩卻讓同一個作品呈現多種不同的獨立區塊,這樣雖然缺乏連續的故事性,但整體卻可以很流暢的看下去,筆觸雖輕,也不失獨道魅力。

看到從「69」學生運動當道的那個反叛少年轉化成「接近無限透明的藍」的後青春自毀性頹敗者,我們彷彿以閱讀方式經歷那個曾經存在的村上龍式青春,再透過「電影小說」進一步對自己的青春產生自省,思考那個自我意識過盛的自己到底還需要反抗什麼,何不陷入迷幻藥物的漩渦,以不斷洩出精液的方式掏空自己,將自身推往性與愛的死亡邊界,然後再一次的重生,再一次吸入氧氣活下去,讓耳邊震耳欲聾的搖滾音樂接續巨大的無力感,進而成為一種承受物呢。

「電影小說」的確另外讓我想起一部電影,是奧立佛史東的「門」,也許是書中一再提到The Doors和Jim Morrison的緣故,除了對音樂的印象,電影「門」中的影像也深刻的浮現,尤其是Jim Morrison在浴缸死於心臟麻痺的那一幕,微暈的光線透射在他的身軀,再連想到矢崎全身上下散發的無力感,一個代表後青春的死亡,另一個則是後青春不死式的存活,兩者之間似乎有著對比式的互通。

如果你是村上龍的書迷,相信可以在「電影小說」當中找到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我們也不難想像「電影小說」裡那個反主流文化的知識份子,在突破後青春的藩籬拼命活了過來,當起小說家,寫出各種觀察日本社會底層性質的異質小說,成為今天眾人所認識的村上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