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總會有人會問我對未來有什麼打算,有什麼長遠的計畫,繼續讀書或者找份工作,我的回答常常都是:「到時候再說吧。」即使是從前堅決要走的路,現在我也不太這麼肯定了。我得自然的走到一個盡頭,答案才會出現在我面前。茫然的宿命壟罩在之上,像一團迷霧包圍著自己周遭,眼前的一切都是霧茫茫的一片灰白。我不甘於去屈服甚麼,甚至想要脫離人們遵循的架構來走,但那只會將自身拋到一個更大的問題裡,也讓我的思考線無限擴張,未來,我該讓自己的生活如何運轉。
還要符合誰的期待?他們在你身上模擬出一個未來的輪廓,想慢慢把你導入到那個輪廓,直至你與那個輪廓完全符合後,他們的內心才能完滿無憂,那並不是惡意的想望,只是每個人內心都有的「對他人期盼的欲望」。但那始終不是你,只有你知道自己是誰,該站在這裡,或者那裡,又或什麼地方也不站,把自己放在一個Nowhere的狀態,如同The Beatles裡的Nowhere Man,又或者像是《挪威的森林》裡的渡邊徹,獨立於時代的激昂變動之外,不與虛偽和假道學為伍,徘徊於自我無止盡的情愛追尋。
這裡,如果有人問我未來的生活到底要怎樣過才算對的起自己,我會說:「我想活的像Pavement的第一張專輯《Slanted & Enchanted》一樣,生活品質有點粗糙無所謂,但絕對不能失去樂趣,想亂叫就亂叫,想難過就難過,想快樂就快樂。」這不是什麼人生態度的東西,說要這樣過就這樣過如此一成不變,很直接的就像是你去聽這張專輯的感覺,每一次聽都有不盡相同的感受。挑剔來說《Slanted & Enchanted》的旋律性並沒有下一張《Crooked Rain, Crooked Rain》來得好,但也就因為那種粗製的不完美,反而更貼近生活的種種形態。
Pavement主唱Stephen Malkmus在〈Here〉的開頭唱著:"I was dressed for success, but success it never comes",才第一句歌詞就牢牢的抓住心頭。每當失意的時候,重覆撥放這首歌成了長久以來的習慣。你渴望做成的某些事,卻始終沒有如預期達成;有時你不屑成功,但又希望成功一次也好,有種生活即是由矛盾所總合起來的感覺。Stephen Malkmus的歌詞時常是抽象的,但音樂卻往往很貼近當下的心情。我常認為,即使看不懂歌詞,曲子也會引導你進入自己所想像的意義裡,不管意義的正確性與否,只要這首歌成功建立起你的想像力那就便是好歌了。
我尤其喜歡Peel Session版本的〈Here〉。沒有了專輯版本的慘澹落寞,Stephen Malkmus獨特的嗓音更加激昂,由粗厚的吉他噪音襯著底,轉為一種更有生命力的形式,歌詞中的第一個Success也改唱成了Suck,句子的頓點瞬時變得強而有勁,人生的方向也從問句的疑惑變成了肯定句的堅毅。
"Everything's ending here",不論好與壞,所有一切都會在這裡結束,在那之前還得繼續走下去,沒有答案也得繼續走下去。在這裡,如果你還相信自己,事情總會變得比想像中的還要好。
生活品質有點粗糙無所謂
回覆刪除但絕對不能失去樂趣 +10000
冠豪兄加油!
謝謝,我會繼續努力!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