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A Pale Blue Rosary

2012年12月29日 星期六

背景音

0 意見




   今年在離開宜蘭後回台北正式進入打卡上下班的生活,周一至週五無止盡的捷運通車,這樣在地底穿梭自如的便利性,讓人覺得他們打造這捷運系統就是為了讓運輸勞力者的效率達到最大。現代人對於每日能自由穿梭地底已經習以為常,不斷壯大、擴充的運輸帶促進著各地急速的開發,鑽聲四起。離我家最近的捷運站周遭曾經有我就讀過的幼稚園、游過的游泳池、保齡球館,但現在已不復存在,它們被徹底的剷平,化為歷史的瓦礫堆,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建築工程,一棟棟不斷組裝起的鋼骨結構,一棟棟美好的居住地,那些你住進去變可以稱之為家的地方,但前提一直都是你得住得進去。前方不遠處的公園,老梁正躺在石椅上準備渡過這寒冷的一夜,眼前景像看來格外諷刺。

  我必須讀些書來消磨通勤時間,偶爾拿出借來的智慧型手機閱讀RSS或玩個小游戲,手機應用程式的開發讓人們停留在手機上的時間變得極長,除了通訊外,也要吸取龐大的社交網路資訊,我們對於他人近況的求知欲盡是如此渴求,也不只三五好友的近況,所有社團、組織的一手訊息你都能一手掌握,當然這也侷限於那些你想看到的,持續吸收著單面向的資訊讓我們精神飽滿,你甚至可以看到自己視野的那條微小的界限。

  如果不讀點東西,聽點音樂來分散注意力,這趟三十分鐘的通車時間其實挺讓人沮喪的,你會讓自己開始掉入存在意義的無盡黑洞,又覺得這一切猶如卡夫卡故事中的荒謬。巨大的鐵軌噪音劃過耳膜、他人玩著手機遊戲所發出的刺激聲樣、翻頁免費報紙的稀疏聲、懸掛液晶電視的廣告話語,開關門的嗶嗶響,這些是我們現在最棒的現代音樂,你並不難想到這些聲音背後的寓意。

  我提醒自己不要把這些當作息以為常,試著去聽那些不一樣的聲音,但很多時候卻什麼也聽不到。你認為這城市最迷人的自然音會是什麼,對我來說似乎是落下速度適中,敲打在窗台的細雨聲,很淺,很慢,洗刷著時間留下的痕跡,更像一位傷心人的眼淚。

  抗拒長大、抗拒社會化,拒絕去相信這就是自己命定的人生,內心已經傷痕累累。你會問我到底在追尋什麼,為何如此固執去抗拒。但我追尋的還是人生,相信還能改變的力量,在現實的醜惡與良善之間試著去學習存在,在現代社會的黑暗深淵找到出口。

2012年12月16日 星期日

Scott Walker - Bish Bosch

0 意見

  Scott Walker早已經不是我們所認識的那位活躍於六零年代的英國歌手,從八零年代後他離開了流行音樂範疇走向前衛音樂的製作,有不少樂迷對此感到不解,甚至不再聆聽他現在的作品,但也有新樂迷願意跟隨著他的黑暗旋律走向尚未開拓的現代音樂世界,無論如何,他並不是一直走在時代後端的音樂家,而是站在時代的前端,等待後人追隨上他的腳步。

  如果已經熟悉他前兩張作品《Tilt》和《The Drift》,你或許會馬上習慣《Bish Bosch》中聲音進行的方式,但如果你是初次聆聽Scott Walker的音樂,《Bish Bosch》可能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畢竟它古怪的旋律與怪異的聲響,會讓聽者在聆聽上有些挑戰性。這張專輯就如同前兩張作品的續作,一貫的黑暗、混亂、分裂,也可以說是他前衛作品系列中的第三部曲。

  先撇開旋律不談,專輯中難解的歌名與歌詞,使得要進入《Bish Bosch》更加的困難,但對我來說這張專輯是比《The Drift》還來得易聽,至少在節奏的行進上還算得上是緊湊,製造聲音的方式也相當有趣,除了之前使用敲擊肉塊來當拍子外,你可以在〈Corps De Blah〉和〈Tar〉等曲子聽到他以兩把刀子互磨的方式來造音,把磨刀霍霍之音用在音樂上實在是古怪到了極點,讓人聽得不寒而慄。

  我倒是比較喜愛〈Phrasing〉這首,至少裡頭使用較多的搖滾樂器來編曲,但還是聽來相當斷裂,一段電吉他,一段合成器,一段鈴響全都不連貫的串在一塊。更讓我驚豔的是年歲已六十九的Scott Walker,還能保有如此深厚的嗓音,有些人說他的音樂已完全失去旋律性,但他在這唱出的旋律彷彿是由它過往唱出的流行旋律所提煉出的,只是以一種變調、斷裂的方式來表現在他現在的音樂上。

  長達21分鐘的〈SDSS14+13B (Zercon, A Flagpole Sitter)〉非常精彩,你很難去辨別自己聽到的是音樂還是其他的什麼,像是把流行(搖滾)音樂丟到果汁機裡打碎成純黑色汁液,再把它倒到杯中一飲而下,嘔心和美味全都在一念之間。單曲〈Epizootics!〉就像是Scott Walker的一場夏威夷惡夢,重覆著低沉的電噪聲、詭異的號角聲、簡潔的鼓擊,聲音如同疾病蔓延在耳蝸。〈The Day the "Conducator" Died (An Xmas Song)〉肯定是今年最怪異的聖誕歌,這次聖誕老人不再穿著紅衣,而是穿上黑色皮衣來獻上聖誕大禮。

   《Bish Bosch》不會是一張好聽的專輯,它比較像是Scott Walker用各種聲音在探索現代音樂的深度,聆聽者聽的到多深它就有多深,然而在這一道深不見底的黑溝中,你始終無法精確測量出黑暗的向度。

2012年12月1日 星期六

Merchandise - Children Of Desire

0 意見

   或許有點難想像Merchandise的兩位主要團員Carson Cox和David Vassalotti早在這項音樂計劃之前就已經活躍於佛羅里達州坦帕的hardcore punk場景,當你聽到他們的單曲〈Time〉時,還會以為是某個初試啼聲的後龐克樂團,有著印象深刻的吉他Riff以及溫情動人的旋律,但後來接著聽專輯的其他曲子,才會發現他們的音樂其實與他們骨子裡野性的龐克根源脫不了關係。

  Merchandise將他們的所有作品放在網路上免費供人下載,當然他們的第三張專輯《Children Of Desire》也不例外,雖然這張專輯由紐約布魯克林的小廠牌Katorga Works發行,但專輯和音樂錄影帶全靠他們自己錄製,甚至連演出都由自己安排。在《Children Of Desire》開始受到注目後,便有不少廠牌來與他們接洽,有人問,難道你們不想加入大型的獨立廠牌嗎?主唱Carson Cox說道:現在大型的獨立廠牌就已經是主流了,反正我們什麼都可以自己來,加不加入好像無所謂。也就是這樣的獨立精神,讓Merchandise保留了最原始的粗曠興味。

  把所有Merchandise都聽過一遍後,你會發現《Children Of Desire》是他們最平易近人的作品,就像八零年代那些我們所愛的後龐克音樂一樣,充滿黑暗深邃的旋律。他們的家鄉的唱片行不多,但還是買得到卡帶版的Sisters of Mercy、Clan of Xymox 、Cocteau Twins的第一張專輯,這些音樂構成了Merchandise音樂的雛形,不過Carson Cox也提到Nina Simone 和Miles Davis這些傑出的爵士樂手對他們音樂的潛在影響。

  有些人根除了欲望獲得自由,有些人被欲望束縛無法超脫,《Children Of Desire》的主旨就是探討著欲望對人的影響。實體專輯付有一本小書,團員David Vassalotti將歌詞隱藏在書的內容當中,你必須透過故事才能窺探到他們的歌詞,實在是相當有趣的一個做法。

  這張專輯的長度雖然不長但卻令人聽得滿足。我很喜歡他們編的吉他Riff,從〈Time〉、〈Become What You Are〉再到〈In Nightmare Room〉都讓人感到航行在時間的長流上。長達十分鐘的〈Become What You Are〉分成兩部分,上半部為主旋律,下半部為Krautrock式的噪音演奏,鬼魂般的歌聲與鼓機、合成器、電吉他刷奏扭打在一塊,雜鬧的過癮。

  〈In Nightmare Room〉中黑暗壯闊的吉他音牆成功的將幽閉的空間感營造出來,似乎夠勁的後龐克音樂就該是如此。〈Satellite〉是專輯少有的鋼琴曲,讓恐懼的情緒回歸到平靜。做為專輯最後的曲子〈Roser Park〉把時間拉得很長,讓人在慵懶的合成器、噪音旋律中漂流,然後再接上〈Time〉中那段讓人印象深刻的Riff,為專輯闔上封頁。

  沒有宣傳、沒有大製作,《Children Of Desire》又再一次證明Merchandise走在獨立製作音樂這條路上是對的,他們玩音樂並不為了什麼,能支撐他們的一直是對音樂的那股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