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lace to Bury Strangers前年發行的同名專輯,相信驚艷了不少Shoegaze、噪音搖滾樂迷,他們將極具刺激性的工業化聲響、強悍的吉他噪音牆、金屬音樂高速的節奏感、後龐克低吟的旋律性,甚至是電子節拍全都融合在一體,這樣具有前瞻性的混和無疑讓人感到耳目一新。然而,若要追溯A Place to Bury Strangers為何會有這樣的樣貌,我們必須要提起樂隊的主腦Oliver Ackermann。
Oliver Ackermann原本是美國九零年代中期在弗雷德里克斯堡的Shoegaze樂隊Skywave的一員,在零三年後,他獨自離開樂隊來到布魯克林,創立了手工效果器廠牌Death By Audio,然後組成A Place to Bury Strangers。而Skywave也從此一分為二,其餘兩位團員Paul Baker與 John Fedowitz另起爐灶組成Ceremony。
A Place to Bury Strangers的音樂其實還是保留著Skywave的血液,Skywave雖然深受英倫早期Shoegaze樂隊的影響卻發展出另一種絕然不同的聲音模式,噪音的粒子更為粗糙,彷彿由The Velvet Underground演化,留有一點紐約骯髒的地底氣息,時而炸裂的高音頻率近乎超出人耳所能接受的範圍,如果你喜歡A Place to Bury Strangers相信也可以在Skywave的最後一張專輯《Synthstatic》找到一些聆聽的趣味。
在A Place to Bury Strangers音樂中所聽到絕讚的吉他Tone調,其實都來自於Oliver Ackermann自己創立的效果器廠牌Death By Audio,或許是大學念工業設計系的緣故,他自己繪製設計圖,手工製造效果器,創造出各式各樣的破音效果,無論是訊號回授的使用,還是噪音聲響的控制都受到不少樂團的青睞,像是Nine Inch Nails,、Wilco、U2、甚至是Shoegaze始祖My Bloody Valentine也是使用者之一,當然,用在自己的樂團更是突顯出與眾不同的獨特性。
回到新專輯的正題,《Exploding Head》除了〈In Your Heart〉與〈Exploding Head〉這兩首還留有電子碎拍外,整體減少了上一張專輯的電氣化,曲式更加的後龐克,更加致力於吉他噪音的堆疊,聆聽《Exploding Head》宛如感受兩塊金屬快速強力撞擊,在腦中摩擦出無以名狀的花火。
〈Deadbeat〉的噪音如同狂潮侵蝕著心裡的堅石,相當具有毀滅性,副歌的橋段Oliver Ackermann低吟的嗓音突然提高聲調開始呼喊,Bass Line尤其讓人印象深刻。〈Ego Death〉工業化的鼓擊配上不斷上升的高頻噪音,末段的聲響聽來像是警報器的嗚鳴,挑戰耳神經的能耐。
而〈Smile When You Smile〉的鼓擊節奏讓我想起My Bloody Valentine的名曲〈You Made Me Realize〉,仔細對照後相似度十分的高,在此不得不提到上一專輯〈Missing You〉的吉他Riff與Slowdive一首未在專輯發表的曲目〈Joy〉也是十分的相似,這或許也算是一種另類的致敬方式吧。
最後的〈I Lived My Life to Stand in the Shadow of Your Heart〉相當深得我心,除了易記的旋律性外,它也表達出A Place to Bury Strangers的黑暗意念,末段不斷變化的噪音橋段更是一絕,此時,你覺得音響好像欲被炸開,只留下嗡嗡不絕的白色噪音回盪在名為孤寂的房間內。
A Place to Bury Strangers的音樂始終在耳中破壞掉了什麼,卻也彌補了心裡不得外顯的激進與狂噪。
A PLACE TO BURY STRANGER - I've Lived My Life to Stand in the Shadow of Your Heart from △▼△▼△ on Vimeo.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