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A Pale Blue Rosary
顯示具有 Return to Brit-Pop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Return to Brit-Pop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1月20日 星期五

Spirit of Radiohead (I Don’t Know)

0 意見
 

“Rows of houses, all bearing down on me
I can feel their blue hands touching me
All these things into position
All these things we'll one day swallow whole
And fade out again and fade out”

最近因為Radiohead即將來台的消息,使我腦中時而混亂,時而空白,不斷間歇性的回想過往聽Radiohead的記憶,甚至縝密思考他們對於我的影響,或許在這個時刻我只是把他們對於我的重要過度放大了,在興奮之於所強附在自身上過多無謂的意義,但無論如何,開始聆聽他們的音樂的確是我人生一個重要的轉捩點。

七年前的我對英式搖滾異常的著迷,藉著網路的幫助認識了許多跟這曲風相關的樂團,當中不乏有Radiohead的團名出現在各個介紹上,便依著網路上的推薦去佳佳唱片行買了《The Bends》,那時的我一聽便相當愛,不管是獨特的吉他編曲,還是Thom Yorke真假音的旋律聲線都有強烈的吸引力。只聽《The Bends》當然無法滿足我的好奇心,接著又將《Ok Computer》購回,而這張專輯與前張的感覺相差甚遠,它幾乎將我抽離運行日常生活的軌道,俯瞰整個現代社會的面貌,不過,當時還是學生的我並無法更深刻的體會這張專輯所探討的各個層面。隔年,這兩張專輯也幫助十八歲的我熬過了升學考試。寫完最後的試題,我渴望自由來臨的那刻,但自由並沒有如預期到來。

我回過頭看當時所寫過的Radiohead文章,真的是有點慘不忍睹,但那種直述的感覺卻是最真實的,過去與現在的聆聽感必然有些落差,不過有些已根深蒂固的事卻永遠不會改變。

The Bends》是一張屬於青春的自溺詩歌集,它帶著些許憤慨的觀點翻察著人類的每一項弱點,憂鬱、自憐、精神異常,歌曲的旋律近乎能觸碰到靈魂之核,即使我對他們這幾年來的新專輯給予不少好評,但《The Bends》的地位在我心中始終無法動搖,它是許多人心中的荒島唱片,也是屬於我心中唯一張能夠封藏在靈魂廚櫃中的唱片。

十八歲的那段日子,我習慣獨自留連書店,聽Radiohead的音樂,讀村上春樹的小說,不過現在只要將這兩件事兜在一起便會被人貼上文藝青年的標籤,然後再好好的冷嘲熱諷一番,這就如同給樂團貼上各種曲風的標籤,你無法全盤的了解,就將它歸類在一處以方便記憶的抽取儲藏。在離開學校生活後,才發現喜歡冷嘲熱諷的人的確不少,無論你秉持著自己的信念做事,依舊會遭到無心之過的嘲諷。對我來說,這兩件事會湊在一起好像只是巧合,只湊巧在同一個時間點上發生,不過在讀到田村卡夫卡正在聽《Kid A》時,心裡還是興奮了一下。我喜歡他們的音樂與小說之中都有一種走入迷宮的特性,讓人捉模不定,你不一定清楚它要告訴你什麼,但你會去不斷思考出口在哪裡。總之,不要再在乎那些無心的話語,請繼續熱愛你所熱愛的事物。

想起有人曾說過,當有人問你喜歡聽什麼樂團,你只要回答Radiohead就可以讓人覺得你很有品味,對音樂很有一套看法。團名的確可以成為一種品牌的象徵,任人利用、消費,但我覺得,這不嘗是件壞事,如果這個團名有那麼一丁點的機會能讓你進入他們的音樂,甚至有那麼一丁點的機會能了解他們的音樂想要表達什麼,使你去改變日常生活的習慣以及看待事情的態度,那就很足夠了。聽音樂畢竟是件極私人的事,你可以只享受音樂給你的那些安全氛圍、情感上的抒發,也可以轉化成某種可行動的力量,自由意志,取決於人。

Radiohead的音樂確實改變了我某些想法,讓我做了我十年前也想不到會去做的事 —「創立一個聽搖滾樂的社團」— 從一開始不被看好,到後來與社員們努力辦起各式各樣的活動,發行社刊,在我薄弱的社交能力上,途中跌跌撞撞,摸索慢慢,終於將社團導入正軌,雖然我知道那些都將在畢業後逝去,但在我不愉快的大學生活中,那是唯一一件可以值得紀念的事。

即將離開大學生活開始進出工作場所後,對《Ok Computer》所要表達的東西似乎更有共鳴。規律的作息、沒有變化的飲食、電腦與人腦之間的緊密距離與長時間相處、不自覺的消費習慣、全球化的商品與服務、生活時間被壓縮、今天如同昨天、重複的禮貌性對話、坐車時所害怕的潛在危險、民主力量所誕生出的無限權力。

當我搭乘巴士駛入隧道,〈Let Down〉在耳邊響起,車上撥放著交通安全宣導影片,想起新聞不斷重複撥放的車禍影片,影像暴力性的植入腦海裡,我突然害怕車禍的發生,人的肉體絕對承受不起這樣速度加上突來的撞擊。

我想,《Ok Computer》令人稱道的地方就在於將現代生活中的潛在恐懼暴露在表層上,以光怪詭異的冷峻氛圍包覆曲子。即使這張專輯發行十多年後,依舊不減它的未來感。

這幾年來隨著Radiohead的音樂的變化,自己聽音樂的口味也變得有所不同。從Joy DivisionMagazineThe SmithsR.E.M再到Neu!Can等各種電子取向的音樂,乃至Dubstep曲風的Burial,甚至是爵士樂手Miles DavisCharles Mingus。他們幾乎吸取所有現代音樂的精華,將每一個要素都融入到自己的音樂形式中,卻聽不出與前人有過多相似之處,樂隊的默契也是當前絕無僅有的好,每一個團員的態度都相當的謙遜,近年來幾張專輯的風格也顯得更加穩健細緻。

Radiohead的意義對每個樂迷來說都有所不同,能親臨他們的現場演出一直都是每個樂迷心目中的指標,如今這個指標就在眼前不遠處,那就請大家拭目以待吧!


2011年3月8日 星期二

Radiohead – The King of Limbs

0 意見
Radiohead的第八張錄音室專輯《The King of Limbs》取名自英國威爾特郡一座森林裡的千年橡樹,這顆橡樹距離他們錄製上一張專輯《In Rainbow》的錄音室相當靠近,然而這已生存在地球上千年的生命也使他們得到了些創作上的靈感,由這個角度以及歌詞內容的玄妙難解來看,《The King of Limbs》的主題似乎是關於自然力的存在與生命的輪迴,當然,也可能只是我單純的臆想。

起初在聽《The King of Limbs》時,總感覺在音樂性上並沒有特別的突出,讓人想起先前的電氣化作品《Kid A》或是主唱Thom Yorke的個人專輯《The Eraser》,團員在各個樂器的表現上也沒有明顯的亮點,不過在重聽過數十遍並讀過歌詞後,《The King of Limbs》又給了我另一種全新的感覺。如果說這張專輯是一桶水,你不能很快的將它喝完,只短暫的感受水溜過喉間的滑順,而是要將頭浸到水裡,慢慢的感受水的清涼與柔潤,但也要小心不要沉溺過度而缺氧。

比起《Kid A》冷冽的機械感以及大量銅管樂器的運用,《The King of Limbs》在樂器的音色上其實聽起來溫暖許多,幾乎是延續《In Rainbow》給人的感覺,只不過在鼓機的節奏與電子碎拍上相較比真實樂器偏重許多。在《The King of Limbs》裡鮮少聽見大量的電吉他刷扣,反而貝斯的韻律比吉他來得搶耳許多,讓整張專輯的聲音呈現出一種律動的樣貌,這不見得是一個壞的嘗試。

第一首〈Bloom〉在歌詞上給人一股在海底重生的感覺,海洋畢竟為生命之母,生命由此處所誕生,萬物一睜開眼便開始他們各自的生命之旅;歌曲的電子節奏擁有一種潛水吐氧的氣泡感,貝斯的律動猶如海底的水母擺動而上。

〈Morning Mr Magpie〉反覆的電子碎拍與細微的吉他聲響相稱,在間奏時的貝斯聽來絕妙的厚實沉穩。歌詞寫道:鵲賊偷走了你所有的記憶、你的魔力、你的旋律。你可以猜測Mr Magpie與村上春樹的《鵲賊篇》會不會有什麼奇妙的關聯。

〈Little By Little〉的主副歌旋律相較於其他歌曲來得明顯,透明感的電吉他單音貫串整首歌曲;仔細聆聽後,才發現當中還堆疊了不少奇妙的音效,變化多端而不突兀,層次相當鮮明。〈Feral〉像是專輯的分段點,只留有Thom扭曲的歌聲在碎拍中不斷游移,片段的字句讓人摸不著頭緒。

主打單曲〈Lotus Flower〉在聲效的變換與細節上也是相當詭妙的,再搭上Thom Yorke嗓音迷人的旋律線,彷彿使人能游離到另一處空間。在遠處的拍手聲與人聲,忽遠忽近的鼓聲與細瑣的電子聲響,都使得歌曲的空間感變得強烈。當Thom Yorke最後唱到:"Listen to your heart"時,想像如果世界如同蓮花周遭的淤泥如此混亂不堪,我們還是要聆聽自己的心跳聲,隨著自己心跳的節奏而舞動。

〈Codex〉以鋼琴譜曲,可以說是專輯裡最慢板的曲子,整首歌就像一片澄清的湖泊,你可以在湖面清楚看見自己的樣貌,看見原來那個單純快樂的自己。而〈Give Up The Ghost〉延續上首歌的慢板調子,褪去大部分的聲效,留下一把木吉他的刷奏,淡雅而平靜。

最後的〈Separator〉把鮮明的鼓擊錄製在前頭,再融入微妙的電吉他單音與電子氛圍,簡約但美好。歌詞寫道”And if you think this is over , Then you're wrong”不禁讓人猜測《The King of Limbs》是否還會有續集,

《The King of Limbs》與他們先前的專輯相比或許是平淡許多,但也不單純的只是全然以軟體和取樣機來譜曲的那類電腦音樂。Radiohead將所有真實樂器的表現都化繁為簡,有點偏向極微主義的概念,聽來與先前的作品其實有些不一樣的興味。

他們或許不可能超越他們過往的自己,但他們的確是在往前走,照著他們自己的方向走去。

2010年10月15日 星期五

AaRON - Birds In the Storm

0 意見

"I'm on my way to see the world,
And all I am is a bird in the storm."

來自法國的二人組合AaRon全名為Artificial Animals Riding on Neverland,看到這樣的名稱不禁會讓人想像他們在平凡名稱背後所隱藏著的奇幻陰鬱世界。只要聆聽過他們上一張專輯《Artificial Animals Riding on Neverland》就能理解那世界所有的具象,那些具象所建立起的景象就如同一片空寂的大地被悲劇的烏雲永恆壟罩,我們在當中無法找到任何希望所能存在的形式,任何都沒有。

不過新專輯《Birds In the Storm》似乎將那種陰鬱情懷給拋開了些許,仿如一道曙光瞬時穿透陰雲,情緒轉而變得激昂,曲調起伏顯要且帶有優美的格律。主唱Simon Buret為了讓身為美國人的父親也能聽懂歌曲的緣故,故歌曲大多是以英文詞來創作,這也使得聆聽AaRon時總是會想起眾多英式搖滾樂隊的旋律,諸如Radiohead、Coldplay等,但AaRon的音樂聽來其實獨自擁有自己的法式風味,仔細聽,Simon Buret所唱的每一個英文詞句都含有一種源自法國的腔調。

好的流行音樂專輯如同一篇好的文章,都具備一種「起、承、轉、合」的格律,而《Birds In the Storm》整體聽來的確含有這樣的架構,每一首歌都能獨自擁有自己的靈魂,且歌與歌之間在情感上的切換也相當到味。

「起」,由〈Ludlow L〉為始,曲子起先以鼓點鋪陳然後在加入各種的電子節拍,然後Simon Buret低沉的歌聲再引領聆聽者進入到一種情緒當中,相當吸引人的序曲。單曲〈Rise〉延續著低沉的氛圍,直到副歌唱到:「我應該跳著舞、跳著、跳著,直到落入妳的謊言之中。」壓抑的失意傷感才終能獲得釋放。

另一首單曲〈Seeds of Gold〉以他們最擅長的鋼琴譜曲,旋律不禁讓我想起Elbow的〈Forget Myself〉,聽來非常的姿肆暢快,如同騁馳在公路上搖下車窗吹拂勁風。獨具氣勢的〈Waiting for the Wind to Come〉則預告著風暴的即將到來。

〈Inner Streets〉為「承」的開端,曲子由鋼琴與電子節拍混為一氣,相當極具氣勢的編曲,Simon Buret仿如Thom Yorke亦或Jeff Buckley上身,他的嗓音在高低音的區域轉換都表現的游刃有餘,歌詞不停的描述著一些自我沉溺的段落,使人迷失在無人沙漠的正中央,感受隔離塵世的絕然孤獨,〈Inner Streets〉無疑是專輯中最好的一首歌曲。

〈Song for Ever〉是Simon Buret寫給已故製片人的曲子,整首歌由吉他的反覆撥奏貫串起,紀念好友的情緒相當深層的在旋律中蔓延。〈Arm Your Eyes〉延續上首曲子的傷感,進而更是被悲傷給掩埋;看著煦陽,我們的眼淚開始不由自主掉下來,每一滴落下的淚都似黃金,如此的閃耀。

收拾前面的傷愁,同名曲〈Birds In the Storm〉為專輯中的「轉」折點,激昂的Synth節奏在當中開始翻覆,如同他們遇上Depeche Mode,一種黑暗同質化的演繹;你在夜半走上街頭,浸沫在無聲的城市中,心裡某處卻感到極度喧鬧,不平靜的情緒焦慮的往身上攀爬。

〈A Thousand Wars〉像似某首Radiohead的曲子,共同的傷愁喚起對戰爭的撻伐,難以數計的戰爭、難以數計的靈魂,傷口依舊無法在時代的輪轉下復原。

最後的「合」由〈Passengers〉作結,先由低沉的吉他單音與嗓音鋪陳,爾後再由電氣化的聲響與吉他刷奏相輔為一體,一股死沉的黑暗氣氛圍繞著整首歌,使人看不見歌曲外面的景象。終曲〈Embers〉由鋼琴譜曲,古典的味道相當濃厚,琴鍵百般寂寥的音韻替《Birds In the Storm》緩慢的關上門,耳前,消逝與即將消逝的那些都已遠去。

《Birds In the Storm》的純熟與完整度對AaRON說必然是一大躍進,我們常講,有些樂隊總會在第二張專輯開始失足,但這次AaRON則反其道的成功的超越了自己。如果要問今年最好聽的專輯有哪些選擇可以角逐,我想,當中必定有《Birds In the Storm》的位置。



2010年9月10日 星期五

James - The Night Before / The Morning After

2 意見

這一年已經過了大半,心裡不時會想著今年有些什麼必須一聽的英搖專輯,在苦思許久後還是想到了James的這兩張迷你專輯《The Night Before》以及《The Morning After》。自他們在07年重組後,08年所發行的《Hey Ma》也是我當年最喜歡的英搖作品。他們的旋律性似乎存在著某種特殊的魅力能使耐聽的保存期限延長,始終不會被大量的音樂資訊洪流給埋沒掉。

令人驚訝的是在過了二十八個年頭,James主唱Tim Booth仍保留著近乎完好的嗓音,不失早年的演唱水準,任何聲調的高低起伏都難不倒他,甚至能將歌曲中所帶有的能量完整的詮釋出來,彷彿他天生就註定是一位在舞台上發光發熱的傑出歌者。

起先發行的《The Night Before》帶給我的感覺就像是《Hey Ma》的延伸作品,有些旋律甚至有相互契合的錯覺,整體的節奏偏中至快,曲調激昂而闊然,情感上的起伏俐落有致,雖然只有七首歌,但聽起來就是一氣呵成,每一首歌都緊密的連接在一起,絲毫沒有鬆散感,當中的最後三首歌是我比較偏愛的曲目。

〈Shine〉如其名的擁有一種閃耀的能量,尤其歌詞最後唱到:” When you're gone your songs outlive your story”,當離開人世後你的歌曲仍舊能夠和你的故事在世間被流傳,正如我們所熟悉的那些早逝創作者,即使這道生命之光被死神熄滅,你的優異作品並不會因此失去光芒;榮耀終就逝去,回憶卻是永遠留存。

〈Hero〉以小號開場,到了副歌的部分Tim Booth以非常有力嗓音來表達他想說的話,給人相當為之一振的精神。歌名雖取作Hero但實際上卻反諷著英雄外表下的破敗;有惡棍才會有英雄,反之亦然,是不是有英雄的出現才使得無罪的人看起來像是惡棍,我想這是很有趣的思考。

《The Morning After》不同於《The Night Before》那般昂首激情,轉而變得沉靜許多,更添加了些故事性,讓人想起《Laid》時期的作品那般使人沉思的穩重。〈Got The Shakes〉是在講述一名酒醉男子打了他的老婆,酒醒後才意識到自己犯了錯,並乞求原諒;曲子聽來有點Brain Eno式的氛圍化,Tim Booth的呼喊像是進入男子腦中看見他掙扎的思緒不停流轉。

〈Dust Motes〉貫串著鋼琴彈奏與吉他滑弦的細膩,在曲子中段加入鼓聲後旋律變得苦澀,在破裂的關係中,自我原諒對方所帶來的傷害,但又不想那麼乾脆的就此放手,再平靜的心情似乎也無法掩蓋傷痛的存在。

〈Tell Her I Said So〉是關於Tim Booth對母親在家中逝世的感覺,淡愁旋律的景象有點灰冷落寞。開頭的Bass Line韻律實在像極了Slowdive版本的〈Some Velvet Morning〉。整首曲子以電子節奏為底蘊,在後段部分他們請來些孩子合唱著:"here's to a long life",面對至親的逝世,更加尊重於自己生命成為他必然的思考。

〈Kaleidoscope〉又是另一則浮世繪,男子懷疑著老婆是否有外遇,害怕即將破裂得婚姻,有次,他偷聽著她對著電話私語的內容,彷彿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事實上是醫生正告訴她老婆她得了癌症,只剩下幾個星期可活,命運的無情襲來終究無法抵擋。

〈Rabbit Hole〉中的滑弦吉他聽來實在美妙,當愛麗絲掉進兔子洞時,現實開始與自己脫離,想像力進入五光十色的紛雜,輕盈的曲調如同夢境前的序曲,一首舒適自然的搖籃曲。

聽著〈Make For This City〉,我們希冀能生活在一個更加美好的城市,但現實總是事與願違,能做些什麼來改變,而不只是光想著逃離這裡,或許我們都有些責任,即使更多的厭惡也無法改變這一切;那裡是曼徹斯特,這裡是我們的城市,景象不盡相同,但不變的依舊是人民的力量。   

〈Lookaway〉是專輯中旋律性最棒的一首歌,小提琴聲悠揚迴盪著整首曲子,以反覆的副歌作結,使得整首歌的旋律聽來永無止境。最後的〈Fear〉又回歸到了Brain Eno式的氛圍曲調,Tim Booth的嗓音環繞在曲子的立體空間內,然後替《The Morning After》畫下完美的淺灰色句號。

夜晚來臨前,黎明破曉後;兩張專輯看似連貫的主題,卻表現出James橫跨過往至現今的音樂風貌,相信讓新舊樂迷都能大飽耳福。

二十八年中,James經過了曼徹斯特音樂的黃金時期,從Madcester到Brit-Pop再到他們自己,James就像是那些我們早已看不到的音樂場景的活歷史,希望他們能夠走向自己的第三個十年,屆時,也期望能有機會去參加他們三十週年的演出。


2010年7月15日 星期四

Kent - En plats i solen

0 意見
距離上一張專輯《Röd》不到一年的時間,Kent馬上又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發行了他們的第九張專輯,從製作到完成的流程之快,這樣的消息肯定也讓樂迷們倍感驚喜。雖說《Röd》中的旋律走向並不太合我的胃口,不過這次《En plats i solen》的夏季出擊又再度讓我找回當初對他們的喜愛。

《Du & jag döden》至始至終是所有Kent作品中我最喜歡的一張,恰好這次《En plats i solen》再度找來《Du & jag döden》的製作人Stefan Boman負責操刀,不知是否因此緣故整體聽來特別對味。即使這兩張專輯的走向絕然不同:一張著力於吉他搖滾、一張著力於合成器流行樂,不過在旋律的拿捏度卻是同樣掌握的恰到好處,雖說有些歌曲是由《Röd》所遺留下的作品,但聽來倒也不失水準。   

專輯名稱《En plats i solen》譯為英文則是"A Place in the Sun",他們如是宣告著這是一張屬於炙熱艷陽下的夏季專輯。一開始連三首歌曲〈Glasäpplen〉、〈Ismael〉、〈Skisser för sommaren〉皆充滿著在夕陽下踏上沙灘的溫熱浪漫;挑動心臟跳動的舞曲節拍讓人猶如置於熱帶島國,彷彿在星空下的海灘圍著營火聽著節奏搖擺慢舞;這樣的風情全然異於他們身處於北國那種冷冽憂鬱的印象。

而〈Ärlighet Respekt Kärlek〉和〈Varje gång du möter min blick〉似乎又回歸到他們本身所擁有的憂鬱。面對依舊無法聽懂的歌詞,只能靠著美好的旋律來橫跨過語言的隔閡,由歌名的片面意義來自行解釋;聆聽重複不斷的副歌就像走向情感的迷宮,故步自封的受困於那種難解的情緒裡。

〈Team building〉裡的合成器段落像是一個迷人的標記,即使是小小一段也讓人留記於心。〈Gamla Ullevi〉則用亮耳的合成器樂句為開端,以微小的電子聲響成底噪,讓我想起他們由《Tillbaka Till Samtiden》所開始嘗試的電氣化,那一刻,Kent彷彿吸取所有八零年代Synth-Pop的精華,無懈可擊的將復古聲響與旋律結合,滿足所有樂迷的耳朵,進而一步的演變為現在的《En plats i solen》。

Kent以《En plats i solen》描繪出他們對於夏季的圖像,也在當中夾雜著熱情與猶疑不定。那些在炎熱之中的淋漓躍動都被一一補捉下來成為分隔的慢動作。我們聽著,我們想像,然後再一次陷入旋律內每一個節拍的深淺緩急中。


Kent - Gamla Ullevi





Kent - Team Building


2008年10月25日 星期六

Oasis – Dig Out Your Soul

0 意見


雖然這是一個沒有披頭四的年代,但在某方面影響的意義上,綠洲彷彿是屬於我們這個世代的披頭四。在Dig Out Your Soul的某些角落總會讓人聽見披頭四在左輪手槍時期的蹤影,也許沒有那麼的明顯,但第七首的Falling Down還是繼承著左輪手槍最後一首歌曲Tomorrow Never Knows的形貌,無論是鼓點的節奏還是歌詞的那句 ”Is all that I've ever known”無疑的都與Tomorrow Never Knows有著強烈的呼應,而另一句歌詞” If you won't save me, please don't waste my time”則是讓人聯想起Wonderwall的那句” Maybe you're gonna be the one that saves me ” 。

第八首的To Be Where There's Life多少也承襲著George Harrison在左輪手槍的表現,隱約的西塔琴聲效,使得印度氣味濃密著整首歌曲,而Liam Gallagher的嗓音也在Dig Out Your Soul裡喃唱的更加迷幻,與他們以往不同的則是編入更多猶如行軍般的強烈節奏,諸如單曲The Shock Of The Lightning、Waiting For The Rapture那樣排山倒海的氣勢,但也讓以往抒情的成分減少許多,只留有一首I'm Outta Time獻給他們回憶裡的John Lennon,曲子後頭的那一小段錄音也是取錄John Lennon生前最後一段的訪問內容。

除了專輯內的十一首歌,在Box Set的Bonus曲目The Boy with the Blues也相當值得一聽,還有Chemical Brothers重新mix的Falling Down等諸多混音曲目,電氣化的效果也相當不錯。

Dig Out Your Soul不只是綠洲這張專輯的名稱,更是一種用來描述他們音樂所帶來的效應,當你每次將曲目一一撥放,那吉他的旋律與鼓鈸單重的節拍在耳編回響時都像是在 執行一種深沉的靈魂挖掘,感覺像是在一場昏天暗地的宿醉後清醒,發現自己平躺在充斥葡萄酒香味的木質地板,嘴上還刁著正在燃燒的煙草,突然發現住在軀體的 靈魂已經不是昨天的模樣,像是經歷過一場體內的革命,腦內意識清醒卻有點沉重,沒有酒精過度宣染的暈眩,只留有一種堅毅無比的孤傲性情。

認識Oasis之後的現在,總是不斷想起他們的音樂是如何改變我的未來,或者說我是如何脫離舊有的軀殼將靈魂進行一次的替換,成為大家現在眼中的自己。

2008年9月13日 星期六

關於 Brit – Pop,九零年代的英式搖滾文化

1 意見

這是寫給搖研社的社課講義,可能對英搖迷來說沒有太深入的樂團剖析
但搭配Jarvis Cocker與Brett Anderson可能在年底攜手來台
希望對剛入門英搖的朋友有些幫助,也順便替自己腦內的東西整理一次。

Brit – Pop(英式搖滾)這名詞的出現是源自於英國九零年代初期起所蓬勃的流行音樂文化,而這個文化的引爆點則是要追朔到八零年代末,由於當時英國首相柴契爾的保守主義使得英國的文化呈現死板呆滯的狀態,年輕人只能過著無趣的生活,甚至無所事事像是面對一面死寂的高牆,一直到曼徹斯特樂隊The Stone Roses(石玫瑰)在1989年發行了同名專輯才讓年輕人意識到自己可以起身擊破那面政治產物下的高牆,無論是藝術作品還是搖滾音樂都成為年輕人們強而有力的反抗攻勢。

The Stone Roses被當地青年尊稱為「四位年輕的耶穌」。主唱Ian Brown有著憂鬱的迷人嗓音,吉他手John Squire精湛的藍調吉他技巧彷彿師承The Smiths傳奇吉他手Johnny Marr的神韻,貝斯手Mani跳躍性的bass line帶給曲子絕妙的低音鋪成,而鼓手Reni奇特的打鼓手法則是表現出Stone Roses最完美的節奏。這四個年輕的小夥子為曼徹斯特這個搖滾都市帶來新的榮耀,也成為英式搖滾發展最好的開端。

93年倫敦樂隊Suede發行了他們的第一張同名專輯,主唱Brett Anderson穿著皮衣以及中性的扮裝,不由讓人想起Glam – Rock之父David Bowie,而Brett陰柔的嗓音則是 The Smiths主唱Morrissey另一種浪漫的化身。Suede就代表著倫敦時尚雅痞外的另一種頹美,關於毒品、性、年輕與愛情的消逝去都成為歌詞中的詩篇。在Suede團員當中,吉他手Bernard Butler也佔著很重要的位置,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是他手上那把鮮紅的Gibson ES-335,粗糙卻不失優美的吉他音色帶領Suede進入下一張經典專輯Dog Man Star,但Bernard Butler卻選擇在Suede的全盛時期離開樂團,那年是1994年,也是英式搖滾正式爆發的一年。

 與The Stone Roses同鄉的Oasis是以Liam Gallagher與Noel Gallagher這兩兄弟為核心所組成的樂隊,他們在94年的第一張專輯Definitely Maybe中展現出相當自信的聲音以及吉他音牆,悅耳流行的旋律徹底席捲了全英國,彷彿承襲著六零年代披頭四的架式,成為英式搖滾流派中最經典的代表,專輯當中一曲Live Forever更成為英式搖滾的國歌。

同時,由四個藝術學院的學生所組成的Blur也發行了第三張專輯Parklife,他們反應著時下英國的生活狀態再加上音樂性的多變,相當受到樂迷們的擁戴。主唱Damon Albarn原本主修戲劇,但音樂以及年輕有力的唱腔才是讓他找到自我價值的地方,而帶著黑色粗框眼鏡的吉他手Graham Coxon受到Shoegaze樂隊My Bloody Valentine以及70年代龐克音樂的影響,在Blur中表現出過人的吉他天賦。Blur的音樂從來就沒有固定的形式,晚期的他們還加入美式Lo-Fi,甚至是電子實驗的音樂風格,讓人為之驚嘆。

95年發生了英式搖滾史上最著名的事件The Battle of Britpop,當時Oasis與Blur的單曲在同一天發行,兩首單曲分別是Roll With It以及Country House,在媒體的操弄下成了兩大樂團的對決,一邊是代表工人階級的Oasis,一邊是代表中產階級的Blur,兩方支持者互相較勁,最後Blur以274,000 的銷售量勝過Oasis,但這並不能帶表任何階級的輸贏,只不過是一項媒體無聊所製造出的紛爭。
                      
Pulp樂團95年發行的專輯Different Class,也正是反應著社會不同的階級,在經過不受重視的前三張唱片後,94年發行的His 'n' Hers逐漸受到樂迷喜愛,Different Class當中一曲Common People的出現成了英式搖滾的另一首國歌,主唱Jarvis Cocker對於社會的觀察以及心酸戀情的歌詞,還有搔首弄姿的舞台魅力,更成為他獨樹一幟的地方。

此時在牛津,一個搖滾史上最重要的樂團正發行他們的第二張專輯,而他們正是Radiohead,擺脫了第一張專輯Pablo Honey不成熟的吉他搖滾風格,在第二張專輯The Bends中Radiohead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主唱Thom Yorke自溺深淵的嗓音契合著所有慘情人的傷痛,而Jonny Greenwood的吉他聲響更帶領我們橫越天際,樂迷們總是可以在Radiohead的音樂中找到更深層的感觸,即使後來的他們到達更遙遠的實驗音樂國度,我們仍懷念這張專輯最純粹的吉他演奏。

Manic Street Preachers的主要作詞人Richey James從人世消失後,團員們重新整頓出發,在96年發行專輯Everything Must Go。褪去上一張The Holy Bible強烈的龐克曲調,批判意識,他們嘗試找到旋律的軸心加入弦樂的編制,從喪失團員的悲痛走出,主唱James Dean Bradfield還是保有他過往歌喉的力道,每一首曲子都展現出與以往不同的光明面,這也使得Manic Street Preachers接上英式搖滾的軌道。

96年也是Placebo發行第一張同名專輯的時刻,主唱Brian Molko雌雄莫辨的外表和嗓音對聽眾來說相當印象深刻,生猛的電吉他撥弦迅速的在你耳邊回響,這讓Placebo的音樂多少也帶著龐克的氣息。在97年的Without You I'm Nothing發行後,他們受到更廣大的歡迎,毒品、雙性戀等議題不斷在專輯中發酵,我們總是在Placebo找到一種難以言語的另類情感,有點灰暗中帶著悔澀。

英式搖滾中弦樂被使用的最令人深刻的歌曲莫過於是The Verve的Bitter Sweet Synphony,這首歌出自於他們97年的第三張專輯Urban Hymns,但早期的他們則是玩著迷幻的太空搖滾或是瞪鞋樂風,這也使得他們樂迷分成兩派,有人認為第一張專輯A Storm In Heaven太過艱澀難消化,也有人認為Urban Hymns太過像主唱Richard Ashcroft的個人作品。Oasis曾寫過一首Cast No Shadow給Richard Ashcroft,看得出Oasis也是The Verve的歌迷,不只如此,Mansun樂團的命名也是取自The Verve的歌名A Man Called Sun,可見The Verve在英式搖滾的地位之龐大。

Mansun在97年的首張專輯Attack Of The Grey Lantern中就展現出宏大的氣度,無論是曲與曲之間的完美連接,還是Paul Draper伸展自如的嗓音,或是吉他旋律的飄邈優美,都稱得上是完美的作品,而在下一專輯Six則呈現前衛的編曲風格,像是受到Pink Floyd的影響,Paul Draper的廣音域也在Six發揮的淋漓盡致,在音樂性也足以媲美Radiohead的經典作品Ok Computer。

英式搖滾對於整個九零年代流行音樂的影響相當龐大,除了與當時美國的車庫搖滾並駕齊驅外,還帶動整個英國的流行文化,音樂、服飾、政治的反動,但英式搖滾的興落也好似從樂隊們支持布萊爾的競選到對他執政的失望,不過對樂迷來說,這也是英式搖滾最黃金的十年,即使許多樂團早已解散或者變格,但對整個搖滾樂史來說已是最輝煌閃耀的一頁。

2008年8月31日 星期日

Brett Anderson – Wilderness

0 意見


抬起頭,倫敦陰昏的天空瀰漫愁思的氣味,雨落下的速度緩慢的令人不解,是錯覺,還是猶疑。穿著皮褲的兩個男子勾肩搭背從街的對向朝橋端走過,只瞧見其中一人留著中性的長髮,臉上細瘦的頰骨隱約可見。此時,彷彿聽見他們正嘻鬧的唱著歌詞「我們是微風中的垃圾,我們是街上頹敗的愛人」,我從沒看過這般野性自由的人們,有著不在乎世俗的眼神行走在這條街上。

看到Brett Anderson的新專輯Wilderness總會想起Suede的名曲The Wild Ones,這才想起已經有好一段時間沒聽Suede,所以開始撥完整張的Dog Man Star接著同名專輯,然後發現自己一整天都在聽Suede,誰叫他們依舊是那麼的動聽。Suede對我來說就是倫敦街道那些頹美人們的象徵,即使沒有去過英國,我還是時常聽著Suede把台北陰雨的天空幻做倫敦故有的景象。

Brett Anderson中性陰柔的獨特嗓音,在個人專輯表現的更加深情柔順,在上一專輯或許還可以聽到些許Suede歌曲的餘韻,但在Wilderness中Brett Anderson試圖只用雙手彈奏琴鍵,搭上提琴的悠揚來完成每首歌曲,造就另一種氣氛,成了名副其實的Singer-Songwriter。

少了以往年輕的姿肆氣息,年近四十的Brett Anderson開始往自己的情感處挖掘,將自身的哀愁與孤獨性在詞曲中展現的一攬無疑。或許樂迷們還是喜愛著過往的Suede甚至是與拿著鮮紅Gibson ES-335的Bernard Butler一起合作的作品,但Brett Anderson的個人表現我認為還是有可聽性的,只能說,在可能聽來平淡的旋律中恍然勾起著回憶深處的漣沂。

Back To You - Brett Anderson

2008年6月10日 星期二

Coldplay - Viva La Vida or Death And All His Friends

2 意見


a:你在彈什麼鬼
b:就那個"Yellow"阿
a:哪一個團的歌,Bon Jovi的嗎
b:應該不是吧,學長說唱這個芭樂一點的比較好把妹
a:是哦,那我也要學
b:靠,我想起來團名是什麼了,好像叫Coolplay就酷玩啦
a:屁啦,是Coldplay吧,最近在電視很紅的阿

記得第一次聽到Coldplay好像是在高中的某個夏天,那時Yellow的MV常常在電視出現,剛好同學說要彈Yellow叫我回去背歌詞一起唱,我馬上列印了一份歌詞,可是覺得太難唱,最後好像也沒把歌詞給記牢。現在想起Yellow這首歌,整間教室悶熱快發酵的便當味道,還有被汗沾濕的數學考卷的氣味,還會不斷在記憶的嗅覺區以Speed Of Sound的方式浮現。

跟喜歡的女孩分開時,都會放著The Scientist再按下重複撥放鍵,躺在床上將紛亂疲憊的思緒重整好幾個小時,希望那一段旋律可以跟她的身影永遠不要消失在我的感官範圍內,然後,坐在鋼琴前不斷彈著那一段前奏,也只是彈著那一段,想著,「感情到最後總是讓我感到失意」,「我該如何從撕裂的傷痛中學到一點教訓」,「好像兩個人走到了盡頭也只能如此」。

其實我並不是冷玩忠實的歌迷,有時候也只是挑幾首歌來聽,他們富含旋律化的編曲聽久了會讓耳朵感到疲憊,但久久聽一次又會覺得相當好聽。Coldplay一直坐擁在兩千年後英式搖滾一線樂隊的寶位上,人氣也是逐年扶搖直上,如此成功的原因也在於他們由琴鍵加上三件樂器所演繹出的輕柔旋律能抓住大眾的耳朵,還有Chris Martin傷感卻不過於自溺的迷人嗓音。

一直到今年試聽完整張Viva La Vida or Death And All His Friends後就篤定他們又要風靡在流行樂界好一段時間了。新專輯風格的轉變,也是他們對以前的自己所做的完美告別,他們打破以往自己所建立的框框,以及把從前輩們學來的東西,改造為一首首冷玩式的專屬歌曲,像是專輯內的"Lost"就是他們聆聽Blur的"Sing"所演變而來,還有"42"無主副歌的編曲方式,也是從Radiohead的"Paranoid Android"中所得到的啟發。

單曲”Viva La Vida”中大鼓單擊的節奏配上弦樂是以往未見的,在演唱這首歌時的Chris Martin彷彿天生就是一位搖滾巨星,他的手勢與嗓音都散發著禮讚生命的魅力,或許有個瞬間你會覺得自己體內某種能量正在醞釀,儘管我們只是市井小民,也掌控著改變世界的重要因子。

對於一個站上世界頂端的搖滾樂團,在歌曲中隱述政治、環境以及人道議題所能發揮的影響力是否能有效,這點或許值得人們懷疑,但歌曲本身的煽動力如果能有效發揮,的確能影響到每個仔細聆聽歌曲的樂迷,Coldplay在"Violet Hill"對老美發動戰爭的嘲諷,對有些人來說已經是陳腔濫調,但在旋律以及傳撥媒體的包裹下,他們或許能比一般小眾聆聽的搖滾歌曲,更能廣遍的傳達到各個階層的人心。

"Lovers In Japan / Reign Of Love"是由兩首歌所組合而成的單曲,也是我在專輯中最喜歡的歌曲,"Lovers In Japan"象徵著兩個愛人對於人們的思想審查感到厭煩,想從掌控中逃脫獲得自由,縱然感傷,但腦中浮現的意像卻是一條奔向自由的唯美道路。

Viva La Vida or Death And All His Friends在喜與悲上取得了很好的平衡,並沒有刻意往某個情感的觸點墜入,每一首歌曲都有獨道的地方,只能說,Coldplay這次的轉變是成功的,無論你是不是冷玩的忠實樂迷,我相信這次他們的音樂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以音樂讚頌生命的美好,悼念死亡的宿命。

2008年4月22日 星期二

South – You Are Here

0 意見

南方,你在這兒。



或許你還曾記得在美國熱門影集The O.C.出現過一首South的Paint The Slience,那教你如何在腦中與記憶描繪寂靜的美好歌曲,無意中可能還讓你聯想起Ride名曲Vapour Trail那難易忘懷的旋律線,如此無法在回憶中抹滅。縱觀在兩千年後一群英國搖滾圈的新名子當中,他們的名聲或許沒有同輩來得響亮,但直到現在這三個傢伙還是能愉悅的玩著自己的音樂,交出一張春季風味限定的優良作品。

至上一張作品Adventures In The Underground Journey To The Stars開始,他們的風格就由早期的實驗取向轉為更加流行化的吉他編曲,這樣的轉變並沒有保留太多到08年的最新專輯You Are Here,在You Are Here裡可以聽到更多元素融在以吉他為基礎的歌曲上面,無論從時下最紅的跳舞龐克玩法到低迴的民謠曲式,甚至是小喇叭加薩克斯風的小範圍攻擊,整張專輯沒有陳舊的單一調性,唯一不變的調性都在於主唱Jamie McDonald時而嘻鬧時深情的嗓音上。

在“Lonely Highs”的喇叭聲與吉他的助長下,給每一個心靈孤獨的靈魂都找到一個出口,而”Every Light Has Blown”的琴鍵聲流洩著他們未曾表現出的質感,激勵著在春季尚未敞開心房的各個男女,播放You Are Here後我們並不介意那可能重複數遍卻依舊美好的旋律,因為那是聆聽音樂千年不變的根基。

人們對現實充滿不信任感,給自己穿上厚重的鎧甲戴上未知的面具,騎著獨角馬行走於樂音指引的道路上,最後我們會到達何處,只能依靠他人說:「你在這兒」才能清楚明白。

South - Paint The Slience

South - Lonely Highs

2007年10月18日 星期四

Radiohead – In Rainbows

3 意見


他走進中華路旁的唱片行尋找他聆聽從訊號轉換成音源所熟悉的名稱依詢字母R,那張專輯有著五科星的記號,「Ok Computer」,默讀一便後確認無誤,結完帳後在回家的公車上,反覆看著徹標模糊不清的字體,他並不明白上面所謂經典實際上的定義,直到CD放進音響後,才明白這是屬於自我內在的革命,再也聽不見上課鐘聲,眼前的視野是全新的事物,體內細胞產生自由意識,無止盡的沉溺卻仍然漂浮在鬱藍的海上,在越過那道意識的牆後,他的人格產生了我。

她失戀時每個難眠的夜晚,重播著Fake Plastic Trees,和煦的音頻猶如柔暖之手,撫慰每顆在夢境迷失的心,那成為塑膠的愛,已無法再被利用,在標上有毒物品的標籤後遭受棄置,妳抑制不了悲傷,所以任由情感在被石油污染的海面上四處飄散,妳甚至因此開玩笑說,從今以後只得愛上聽過Radiohead的男人。

我想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屬於Radiohead的故事,而這故事不會是過去式,它是會隨著音樂持續進行下去,那是將事物與旋律加以調和所產生的記憶,在幾年後的今天我們重新開始新的故事,是顏色,是自然千年不變的現象,在天空無數的彩虹裡




Kid A的驚人轉變與Hail To The Thief非電氣化的回歸,我們始終無法猜測Radiohead下一步會做出什麼樣的音樂作品,而在2007年10/10 In Rainbows數位版的發行後,眾樂迷睽違四年的答案也終於揭曉,如果只將專輯完整放過一次,感覺就像開水般無色無味,沒有直接令人為之驚艷的突破,但在重複撥放十次以上,那特異的氛圍才會重重包圍你的腦門,吉他編制少量化後是更精緻化的走向,用鼓來敲打出空間的層次,電子聲效所營造的聽覺煙霧,在曲目的編排方面不難發現是由快節奏與慢節奏交互搭配。

Bodysnatchers”算是當中最吵鬧的歌曲,急促的吉他與貝斯像在打鬥般喧嘩,Thom的聲音在其中將他們取得平和,”Weird Fishes/Arpeggi”的吉他旋律就像水中魚如此輕盈,但又透露出不得由魚箱脫引而出的陰鬱。“Reckoner”是專輯中我最喜愛的一首,彷彿是從塑膠樹所延續的氣味,秋天式哀傷的無限蔓延,空曠的敲擊聲陣陣擊著心跳的脈動,不停堆疊的情緒空積在眼框的角落,等待著最後一刻落下的淚滴掉入池中產生美麗的漣漪。
“Jigsaw Falling into Place”
描述一幅內心拼圖在組合而成的過程所引發出神經質的幻想,你慢慢就會墬入那人的偏執中,隨著他的聲音搖頭晃腦,你並不在乎任何可以阻饒你的事,於是沒有秩序的跳起舞,直到音樂結束。

Radiohead漸漸脫離格式化的編曲,主歌與副歌的形式慢慢的被取代,或許這樣能使得歌曲的耐聽程度上升,反覆的事物減少後,人也不會因此疲乏,四年過後的他們做出更貼近人性化的音樂,去除以往重度自溺的疏離感多了幾分黑暗中的微光,人們在看到彩虹時總會驚呼:「是彩虹耶!」,我們也會在聽到Radiohead時驚呼:「是Radiohead耶!」,因為他們的音樂就是值得我們驕傲,即使In Rainbows的音樂性比不上Ok Computer的革命性,他依舊會成為我的故事,甚至是我們的故事,而In Rainbows 無疑在行銷手法與音樂上都能成為新世紀的音樂藝術。


Because we separate
 it ripples our reflections


 


2007年4月4日 星期三

Brett Anderson

5 意見
Love Is Dead。


 


大家熟知的Suede主唱Brett Anderson繼上次與前吉他手Bernard Butler再組合的The Tears後,在07年發行個人專輯,這令我想起初次聽Suede,他那陰氣十足的嗓音,綿柔深長卻不黏膩,讓我認為Suede是多麼的不一樣,多麼帶著英式頹廢的氣息,回到現今, Brett的第一主打”Love is Dead”,把以往耳中繚繞的吉他聲減少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組弦樂隊,用另一種樂音表現手法去詮釋Brett的歌聲,這樣的改變並不太壞,或許不同以往Suede年輕時期聲音來得騷勁著實,但我們看到在英式搖滾時期過後些許樂隊主唱紛紛出了自己的專輯,表現以往樂迷無法得知的另一種情感。

整張專輯聽起帶點莫名哀傷”Intimacy”與"Dust and rRain"多少還留有Suede的感覺,那些關於愛已死(Love Is Dead),,無限之吻(The Infinite Kiss),一首首對人眾的疏離,謊言與對愛情的絕望,怎叫人不心碎, 還是弦樂器作祟”To The Winter"挾帶冬雪飄蕩的哀愁,我們一踏便陷入深雪與其愁傷中,最後也請不要忘記最後一曲”Song For My Father”

一種說不出口,卻無法忘卻的鍵聲鳴唱的旋律。

Brett Anderson – Love Is Dead



Nothing ever goes right
沒有什麼事做對的
Nothing really flows in my life
沒有真正漂流的生活
No one really cares if no one ever shares my care
沒有人在乎假使我給予關注
People push by with fear in their eyes in my life
人生當中人們眼中充滿恐懼
Love is dead, love is dead
愛已死
The telephone rings, but no one ever thinks to speak to me
電話響起,但沒有人曾想對我訴說
The traffic speeds by, but no one's ever stopped too late
交通速度的流動,但沒有誰想多停留時間
Intelligent friends don't care in the end, believe me
聰明的朋友們,不在乎這些結局, 相信我
Love is dead, love is dead
愛已死
And plastic people with imaginary smiles
塑膠人們虛假的笑容
Exchanging secrets at the back of their minds
在背後交換著心靈秘密
Plastic people
塑膠人們

And all the lies that you've given us
所以妳給予我們的謊言
And all the things things that you said
所有妳所說的事
And all the lies that you've given us...
Blow like wind in my head
在我腦中呼蕭而出
Brett Anderson – Love Is Dead



 


2007年3月23日 星期五

Bloc Party - A Weekend In The City

3 意見
自由公路上
車輛加速後的燈光線條
若即若離的視覺憶像
轉化為聽覺強烈衝擊
午夜下墬的人類心靈
分化隔離的種族與性向
優越心態與生俱來的排斥力
日夜擴張


從Franz Ferdinand ,The Libertines到火紅的Arctic Monkeys , Razorlight這種新後龐克熱潮隨著眾多英倫樂團新興,近期一直讓人思索後龐克現今到底該表現怎麼樣的東西,衝撞政府的叛逆精神已經離我們遠去,隨之而來的是低調簡約的反叛,直到今天新世代的降臨,會讓人真正想聽到的是來自樂手本身所要訴說的心聲與值得去關切的時下議題,不會只是乎喊一個口號,也不會是一首令人深刻的Hype歌曲,於是就在這時間點上我們聽到全新的Bloc Party。
Bloc Party繼05年的上一張專輯Silent Alarm廣受大家歡迎後,有朋友問我說當一群人說這專輯好聽時,你會不會就把它貼上好聽的永久標籤,輿論的確會影響一點點自己想法,我怎麼聽都不對味時,就會想辦法撥上幾遍,懷疑自己耳朵出了什麼問題,其實把新專輯A Weekend In The City聽過後,在我心裡它是略勝Silent Alarm的,問題不是出現在旋律上,而是歌詞的重擊與曲式的整體力道相互配合達到所謂和諧且憤恨的氣氛。
主唱Kele Okereke是名黑人,與大多英倫搖滾樂主唱都不相同,但在有點高昂的嗓音上還是很難讓人分辨,在A Weekend In The City裡他以自身為借鏡,以歌詞來講訴種族與性向等議題,還有倫敦夜光下的孤寂與失落,” Song For Clay (Disappear Here)”的深情開場加上轉折性的爆裂吉他,描繪城市裡對感情毫無感覺,贓黑政府的腐敗,速度鼓擊節奏的”Hunting For Witches”我們被恐懼的生活所包圍,恐怖攻擊,在這令人感受喘不過氣的新時代, 在"Waiting For The 7:18"電子星點的點綴下,不停放大的吉他聲響在耳膜上滯留許久,第七首”Where Is Home ?”充滿焦躁與憤恨,對於自己的膚色,對於名利,對於自己離開母親,自己找不到任何容生之地, Okereke高音源潤的呼喊「Where is it? Where is home?」接下來”Kreuzberg”緩和的步調下說明一夜情氾濫,我們沒有所謂愛這回事,在那之後只是一再的愚蠢,” After sex The bitter taste Been fooled again The search continues” 。
“I Still Remember”"Sunday"是同志戀情色彩的歌曲,他們從不忌諱這類的議題,如果以這樣的角度來看待歌詞,就能理解其中不得理解之處,叫人一直想到很週遭嚴重的種族與性向歧視,最後一曲”SXRT”帶著思鄉的情緒,令人噴淚的樂器大融合背景人聲的鳴唱,給專輯完整的結束。
如果把Silent Alarm與A Weekend In The City當作兩個獨立的東西分開來聆聽, A Weekend In The City來得更加成熟,更有情感般的穿透力。




2007年2月28日 星期三

Muse (tw)

0 意見
And tonight we can truly say
Together we're invincible


深白色的河合鋼琴,透明鼓架,大家開始屏息以待等著Setting結束,些許擁擠的人群開始帶來點不耐煩的情緒,但我們都不知道接下來的震撼將會超出耳朵的想像,正當Muse三人出場,全場歡聲如雷雨般的降臨,他們俐落就上樂器位置,主唱Matthew一身勁白的裝扮加上飄逸白布尾巴,呼喊聲一出,大家便知道是黑洞啟示錄裡最有氣勢的Knights of Cydonia,我位於舞台前中間位置,即使如此收音效果還是棒的沒話說,一瞬間還無法置信那的確是Matthew的聲音,超越CD音質的真實感受,我們隨著樂音跳躍,揮手比出手勢給予最熱烈的歡呼, Hysteria後的Supermassive blackhole親耳聽見Matthew假音的高超,嘴服貼游離在麥克風前達到最好的演唱效果, 除了吉他彈奏, Chris的貝斯線也是好的沒話說,咚咚擊入心底,演奏Butterflies And Hurricanes時, Matthew上坐鋼琴展現琴藝,自溺模樣轉化成一種對音樂認真專注的態度, Starlight一出場我們隨著節奏跟著Matthew一同拍手,就算現場的天空沒有任何星星的遺存,但我的確從黑洞跳出跟著音符穿越一片星海,大家一同唱著Time Is Running Out的副歌,我盡力嘶吼著Our time is running out ,And our time is running out ,You can’t push it underground ,We can’t stop it screaming out整個場地震動著,現場時間幾乎呈現半暫停的狀態,三把吉他音色的變換,還有最酷炫的那把發光音效器吉他,黑暗中成為每個人眼中的焦點, 當最著名的Plug in baby出現,情緒上升到最高點,用盡你全身的力量去搖擺去跳躍去感受,這不會是今晚的最後一首曲目,因為我們知道真正無敵的還沒出現,真正無敵的是安可曲Invincible,它慢慢開始凝聚大家的力量,證明只要我們只要團結在一起就不會有畏懼,只有銳不可擋的無敵,最後以Stockholm Syndrome進行一連串的飆奏給最美好最精采的夜晚留下完美的結束。


Muse - Butterflies And Hurricanes

 


2007年2月12日 星期一

Manic Street Preachers “Our Everything Must Go”

0 意見
在自己聆聽音樂的短短歷程中, Everything Must Go會是我在聆聽英式搖滾那盛行年代的結束點,分界點,也是另一個開始,就像是專輯裡的最後一曲”No Surface All Feeling”裡的歌詞”It was no surface but all feeling , Maybe at the time it felt like dreaming”無論是外表華麗的包裝或是樂器再高超的技巧,都比不上感受真實情感如夢似幻來的更有宣染力。


早期Manic Street Preachers(狂街傳教士)帶足了龐克,狂野,鮮明的政治立場,強烈的社會批判,在主要作詞人Richey James還沒離開人世時所發行的第二張專輯”The Holy Bible”,擁有的左派思想在當時引起相當大的爭議,裡頭的歌詞內容,憤怒的教人悲傷,對所有獨裁主義,資本主義,法西斯主義,大美主義,強烈暗諷以及斥責,艱澀的用詞,叫罵的言之有物,字裡行間都震撼著自我,就如同團名狂街傳教士拿著自我思想的聖經到處宣揚他們的理念,然而和那些教士不同的是,他們是用搖滾樂洗新人們的思考,即使過了十幾年後的現在,都有著不可抹滅的影響力。


再回到92年他們的第一張專輯Generation Terrorists的第四首歌曲”Motorcycle Emptiness”有別於專輯其他曲目的龐克氣味,聽似平乏的旋律,但卻能讓人不停的回味,那種摩托車上騁馳,感受速度麻痺,空虛寥寂的心靈,” Life lies a slow suicide”(生活就像是慢性自殺般)”Each day living out a lie , Life sold cheaply forever, ever, ever”(活在謊言的每一天,生命永遠被廉價的賣出 )
看著歌詞,自身不斷被巨大的悲傷包圍,再也無法脫困。

 

發行”The Holy Bible”的隔一年,作詞人Richey James沒有任何跡象的從人間消失,從那些近乎絕望消極的詞句中或許我們已經發現了些端倪,悲痛的團員們,決定重新出發,來到96年,產生了在Brit-Pop熱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專輯Everything Must Go,一切就像是雨過天晴,從龐克轉變成好聽的英式搖滾旋律,大量加入絃樂器的編制,不再像從前黯淡的歌詞,”A Design For Life” “Enola/Alone””Every thing must go” “Australia”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好歌,主唱James的嗓音丟掉了從前的憤怒,我們聽到了積極正面且光明的聲音,聽到最後一首”No Surface All Feeling”後,狂街傳教士無論是狂野,憤怒,柔情那些所流露的情感,不只是音樂本質上的美好,透過歌詞,我們更能體會他所帶來的意義。

 

 



Manic Street Preachers - Motorcycle Emptiness

Manic Street Preachers - A Design For Life

 


2007年2月4日 星期日

Colours Run - Cynical Wonderful

1 意見
最近耳朵少了些好聽的旋律嗎?
你不妨試試來自曼徹斯特的新聲音"Colours Run"


早在2004年成軍的Colours Run,團員們同樣受到那些英倫大團的影響,但似乎玩出了些更流行的曲調,聽聽這首"Beautiful Waste of Time"




,是不是嗅到了點北極猴子的氣味,副歌更令人朗朗上口,好聽旋律加上木琴點綴,讓人狂點replay的次數也大幅提升,在尚未發行的專輯"Cynical Wonderful"裡相較於"Beautiful Waste of Time"其餘曲子不太有那麼歡愉的氣氛,反倒是大量運用鍵盤琴聲的慢板行進,並沒有太大驚人的創舉,主唱嗓音的幽長婉轉,這叫人不難想到Coldplay,Keane等樂團,不管那麼多,把他當作今年春天的小品來聽也是相當不錯,在http://www.last.fm/music/Colours+Run/Cynical+Wonderful可以整張專輯試聽,還可下載四首歌


2007年1月28日 星期日

Doves - The Last Broadcast

0 意見
來到2000年後,還有什麼英搖血脈被遺留下來,清新憂鬱草原派的崔維斯?鋼琴活潑亂跳的冷玩?熱血巴洛克的謬思?還是來自曼徹斯特的三位暗黑行者Doves,有人說鴿子大部分是白色居多,但Doves可一點白色因子成分都沒有,我們可以由耳朵來判斷各種形體顏色,然而很明顯的Doves所帶給我們的聽覺享受就像是欣賞黑暗中唯一發亮的北極星。


英國曼徹斯特無疑出產許多的吉他搖滾團體,無論是綠洲,史密斯,詹姆斯,還是石玫瑰,這些純正用吉他旋律不入流電氣化的聲音,而Doves就是來自這樣優質血統的區域,2000年發行了第一張專輯"Lost Soul"評價不一,甚至有人評價以有點悶來形容,但我想後來2002年的"The Last Broadcast"徹底改觀以往的形象,無論是旋律性,歌曲的流暢度,整張專輯的氛圍都給人出乎意料的好。
專輯開始的"Words"全曲貫穿的琴聲,平實卻耐聽,歌詞教人別被他人言論所傷害,接下來全專輯最動聽的單曲就是長達7分鐘的"There Goes The Fear",帶領你從黑暗恐懼的城市中走出來,主唱Jimi Goodwin有點滄然厚實的聲韻,讓歌曲多了幾分迷幻,"M62song"是一首Acoustic的曲目,帶點Lo-fi錄製的效果,讓我們看見夜空一絲不清晰的月光,看看歌詞又可以發現又是一首惨情歌
"Satellites"的慢板又令人想到在夜空漂浮的人造衛星,"Friday`s Dust"星期五之塵是標準的迷幻悲哀曲調,歌聲的反喟是多了那麼點空曠感,到了"Pounding"才終於明朗起來,大塊大塊的吉他刷弦,證明鴿子有事有那麼明亮的時刻。
最後廣播,在那一夜就結束了播放,留下暗夜閃爍的霓虹,與一片無聲清寂,多年後我總是在夜裡爬起重複播著"There Goes The Fear"驅逐夢裡的恐懼焦躁與不安。


以下試聽There Goes The Fear





2006年12月12日 星期二

Hope of the states - Left

3 意見
2000年組自英國薩西克斯的"Hope of the states",直到2004年發行首張專輯"The Lost Riots",AMG給他們4顆半星的高分,充滿黑暗擴張性的,政治訴求,生活陰暗面的批判,整體音色營造類似"Doves"的同樣灰暗色彩,主唱"Sam Herlihy"有種前所未有的古怪感,說不優美,反而是卡住喉頭而發出聲音,軟弱中卻是擁有無力的力道,2006六月所發行的最新專輯"Left",卻乏人問津,評價似乎不如上一張"The Lost Riots"來得好,但你仍然不容錯過,在英國一陣被復古龐克浪潮埋沒的他們。


開場曲“Second”不同上一張開場曲”The black amnesias”來的波瀾狀闊,少了交錯的爆裂吉他,改用零星的樂器敲打,上演一齣黑暗悄悄侵蝕光明的戲碼。
"Blood Meridian"由寧靜落點的吉他叮東聲鋪陳旋律,隨處可見清脆吉他聲響的奔跑,副歌呼喊著"Emergency, emergency , Someone acted honestly",令人有著實的印象。
"Sing it out"是他們的先行單曲,重節奏的鼓擊與節拍的迎合,叫人大聲唱出自我內心的想法,並告訴自己你並不孤單,曾經遺失曾經失去,都將在這一刻找回。
"Bonefire"傾寫自身空寂,人們的輕視,沒有人在乎,副歌歌詞寫到:It's not enough to say 'I'm sorry', For all the pain and the worry , What are you waiting for? Give up on me and leave那麼多的抱歉,也無法彌補所有的焦慮與痛苦,你在等什麼?放棄我,並且離去吧。
"The good fight"整首曲子帶點起義革命的聲音,由平靜再到激昂,朋友和我們在一起,我們要好好的幹一場,所有的苦難已是渺小之事,我們將會讓明天變的更美好。
We'll win in another life,I know we will,Tomorrow is another chance,To make the next day better。
"Left"如搖籃曲般的前奏,鍵盤聲與弦樂的此起彼落,彷彿描繪出一幅對感情失落的圖畫。
“Industry”對腐敗的社會,無能的政府,感到不滿,用彈跳的吉他聲響表達自身的憤怒, “Why won't someone tell me why my government doesn't hear all the warnings” 。
“January”擁有流行卻不落俗套的動人旋律,弦樂配襯”Sam Herlihy”的無力嗓音,給你不完美,與深沉的哀傷。
整張專輯沒有太大驚人的創新,但卻能首首打入我心,或許是悲調的氣氛搭配”Sam Herlihy”的古怪嗓音,達成一種和諧的吸引力吧,無疑的,我喜歡他們勝過那些被雜誌哄抬的英國樂團,令人感到惋惜的是"Hope of the states"在今年宣告解散,我想我們偶爾還是會靠著音樂想起那曾經存在的希望國度吧。
Hope Of The States - Sing It Out

Hope Of The States - Left

Hope of the States - Blood Meridian


2006年11月19日 星期日

Oasis - Lord Don't Slow Me Down

0 意見
"Lord Don't Slow Me Down"是綠洲在"Don’t Believe The Truth"世界巡迴演唱會期間所拍攝的紀錄片,而配合他們發行的精選輯"Stop The Clock",唱片公司SonyBmg在The Wall舉辦這次"Lord Don't Slow Me Down"影片首映會,雖說這次精選輯對一些老樂迷可能沒有太大的吸引力,畢竟裡面都是前三張耳熟能詳國歌等級的曲目,對我來說,Oasis開啟了我對音樂世界的視野,加上衝著這部紀錄片,便訂購了雙CD加DVD,算是我對他們的一種敬意吧。


全片95分鐘皆是以黑白畫面呈現,以拼湊的方式,將他們巡迴期間所拍攝的影片連貫起來,我們當然可以看到Oasis駕馭演唱會全場的姿態,Noel與Liam兩個自傲兄弟有趣的對話,Liam說話更不離髒字,每一兩句就fuck一兩下,縱然整個態度是令人討打,但又誰叫他們做出一首一首令你無法忘懷的動人歌曲,弟弟Liam說:我們做音樂,只不過是為了錢,去他的音樂。相較哥哥Noel就看起來成熟許多,但也不乏對弟弟冷嘲熱諷,Noel對Liam被雜誌偁為近代最好的Singer不以為然,還反諷說:好的Singer背後還不是要有個天才作曲家。
當中有提到"Cast No Shadow"原來是寫給The Verve主唱"Richard Ashcroft",而Richard也曾在某次Q頒獎典禮上說到"綠洲,影響我一生的樂團",可見他與綠洲有非常友好的關係。有一幕Liam一直對電話筒怒罵一些新興的樂團,像是"Bloc Party""Franz Ferdinand"都被以fuck問候,Liam說:我知道"Franz Ferdinand"一直想把我們幹掉,但我想Liam他真的想太多了。
綠洲自始自終都貫徹著Guitar-pop的精神,他們也表明不喜歡電子樂,Noel做出好聽又長青的曲調讓每個路過的耳朵都能被吸引,正當Grunge派的"Nirvana"表現厭世的"I hate myself and I want to die"而綠洲卻帶給我們"Live Forever"如此光明正面帶領Brit-pop風潮的國歌,如同歌名,他們兩兄弟與音樂延續到了現今,人們依然會看著他們在舞台發光發熱,看著他們驕傲不已的自信面容。


配合這次的精選輯,他們幫以前B-side曲目"The Masterplan"做了一部卡通Mv,不用我說,裡面卡通人物的Liam走路的方式真的很囂張又很欠打。


Oasis - The Masterplan





2006年11月17日 星期五

Blur & Me

0 意見
兩年前的現在,一個人往補習班的途中總是會聽著我藍色的CD Player,那台CD player的顏色已不如以往鮮豔甚至剝落不少藍色霧漆,那是我國三時我爸送我的生日禮物,看著路人一個個都拿起mp3撥弄音量大小調整曲目,心裡其實是羨慕的,但因為那時沒有太多的零用錢,所以就只能對著玻璃櫃裡各式花樣的mp3乾瞪眼,即使如此我還是每天帶著笨重的Cd Player還有幾片盒裝CD放在書包,其中一片是Blur的The Best Of,記得是認識Oasis後便知道他們的死對頭是Blur,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就買了The Best Of,滿滿的18首歌成為消磨孤單時光的最佳良伴。


這十八首曲目從頭到尾的卻都是Blur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品,從最早的"She is so high"到新歌"Music is my Radar",雖說那時"Think Tank"已經發行一年,但試聽幾次還是比較喜歡他們"Modern Life is Rubbish","Parklife","The Great Escape","Blur","13"那幾張專輯的曲目,每一首歌都可以看到"Damon Albarn"那群英倫小子充滿活力蹦蹦跳的樣子,還記得翻歌詞本翻到"Country House"裡面歌詞唱到"He's got morning glory and life's a different story",我笑了,這不正是在諷刺Oasis嗎(註:Oasis專輯名稱"What's story morning glory"),縱然他們的戰爭已經是好幾年前的歷史,我也無緣處在那個時代的交會,但戰後殘餘痕跡還是依稀可見。
在"Modern Life IS Rubbish"的第六首曲目"Blue Jeans"一直都是我的主題曲,認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喜歡藍色,也喜歡穿藍色系的衣服,就因為這樣我對這首"Blue Jeans"特別情有獨鍾,那英倫鬱悶青年對於自我的堅持。
blue, blue jeans
藍色的衣服呀
I wear them every day
每一天我都穿著它們
theres no particular reason to change
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要改變
I don't really want to change a thing
我真的不想要改變什麼 
I wanna stay this way forever
只想永遠這樣一成不變
話說專輯"13"眾多美式Lo-Fi曲調中,最令我喜愛的還是"Coffe & Tv",你可能會記得Music Video那可愛牛奶罐尋找練團練到忘記回家的"Graham Coxon"這小故事,平凡猶如開水般的節奏曲調,主唱Damon悶悶不得舒展的嗓音唱著
I've seen so much, I'm going blind
and i'm braindead virtually
Socialability is hard enough for me
Take me away from this big bad world
and agree to marry me
描寫人與人的對立關係,厭世的想法,避世的態度,曲調正如開水般的清淡,即使重複撥放也不會煩膩,我就這樣沉溺在與世隔絕的音聲裡。


 


回到現今,Blur已呈現解散的狀態,2002年自從吉他手"Graham Coxon"出走Blur與主唱"Damon Albarn"早已有音樂理念上的不合和衝突,少了"Graham Coxon"的吉他無非是樂迷們最心痛的事情,但我們依然可以聽的到他的個人作品,在今年2006他個人第六張專輯"Love Travels At Illegal Speeds"我們聽到一張非常不錯的Punk專輯,而"Damon Albarn"當然也不甘示弱組成"Gorillaz"這大家耳熟能詳的虛擬樂團,而在今年又組成"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Queen"團員有The Clash的貝斯手"Paul Simonon",The Verve吉他手"Simon Tong",在Myspace試聽過後,感覺似乎相當恬淡且復古。
Brit-pop風潮不斷的退去,許多前輩大團不是解散就是停滯不前,但我想只要有年輕一輩的人肯回頭聽聽那些聲音,它們依然永遠存在,你會願意做個Brit-Kids,走進唱片行買張"Modern life is rubbish",放在CD Player上,隨著節奏搖擺嗎?
Blur - Coffe & Tv